[德] 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4年03月30日
《屏幕上的受苦者》是由德国数字时代的领军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著,该书首次以中文形式呈现。史德耶尔以她犀利的洞察力深入探索了当代碎片化影像背后的黑洞,将“弱影像”视为当代屏幕上的受苦者,是音像制品的残余和衍生品。这本书不仅是对数字时代影像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独特剖析。通过史德耶尔的文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字时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影像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该书是艺术与文化的交汇点,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视角,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数字苦难的兴起
1.1 数字时代的苦难表现
数字化抽象:当代社会中的苦难往往通过数字和统计数据的抽象形式表现。
虚拟痛苦:屏幕上的图像和叙述已成为感受和表达苦难的新媒介。
1.2 苦难的商品化
情感经济: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平台上的同情心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资源。
悲伤营销:商业品牌利用公众的同理心进行品牌推广和社会责任项目。
第二章:屏幕的凝视与权力结构
2.1 屏幕作为权力工具
监控视角:屏幕技术被用作监视和控制个体和群体的工具。
视觉统治:视觉呈现的方式往往强化现有的权力和统治结构。
2.2 受众的被动性与主动性的悖论
被动观看:观众在面对屏幕上的内容时往往是被动接收的状态。
积极参与:同时,观众也通过各种平台参与内容的创建和分享,体现出主动性。
第三章:全球化与苦难的传播
3.1 全球化的影响
普遍苦难:全球化导致了痛苦和苦难经验的普遍化和信息的高速流通。
文化同质化:苦难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解读在全球范围内趋于同质化。
3.2 媒体的角色
中介与放大:媒体在苦难传播中起到中介作用,有时也会放大问题。
选择性报道:媒体的报道往往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具有选择性。
第四章:抵抗与希望的屏幕
4.1 抵抗的可能性
艺术干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通过屏幕平台创作,对现有的苦难现象提出批判性见解。
网络社群行动:互联网上的社群组织针对特定问题发起抵抗和救援行动。
4.2 新希望的孕育
技术革新:技术进步为挑战权威和改变现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意识觉醒:屏幕背后的个体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共同推动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