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亨利·詹金斯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年11月30日
《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是传播学媒介分析和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撰写。本书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粉丝的刻板印象,不再将他们视为愚昧、盲目的“文化白痴”,而是将其看作是媒体内容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通过深入研究电视粉丝文化,詹金斯揭示了粉丝在媒体生态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消费媒体内容,更通过解读、重构和传播文本来参与和塑造文化。本书对于理解当代媒体文化、粉丝文化以及参与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20周年纪念版的出版更是证明了这本书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的持久影响力。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粉丝文化概述
1.1 粉丝的定义
关键点:
粉丝是对某一特定文本(如电视剧、电影、音乐等)有着强烈情感投入的群体。
他们的行为超越了单纯的消费,更多体现在对文本的积极解读和创造性参与。
1.2 粉丝的文化特征
关键点:
粉丝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交流方式和符号系统。
粉丝常常围绕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社群,进行集体性的讨论和活动。
1.3 粉丝与大众文化的互动
关键点:
粉丝不仅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更是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他们通过对原文本的改写、模仿和再创造,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现象。
第二章:文本盗猎者的概念
2.1 文本盗猎的比喻
关键点:
“文本盗猎”是描述粉丝积极地从媒体文本中攫取意义并为自己所用的比喻。
它强调粉丝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文本的控制权。
2.2 粉丝的解读方式
关键点:
粉丝喜欢深入挖掘文本细节,进行多重解读和个性化理解。
他们的解读往往挑战传统解读,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偏好。
2.3 文本盗猎的社会意涵
关键点:
文本盗猎揭示了文化消费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它展示了个体如何通过与群体的互动和对公共文化的消费来构建自我身份。
第三章:参与式文化的形成
3.1 技术发展的推动
关键点: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粉丝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参与平台。
数字化工具使得粉丝可以更容易地创作、分享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3.2 粉丝社区的作用
关键点:
在线社区成为粉丝交流思想、共享资源和协同创新的空间。
社区内的互助合作增强了粉丝的归属感和创造力。
3.3 参与式文化的特点
关键点:
参与式文化强调平等、开放和共享的精神。
它鼓励个体表达和集体参与,形成了多样化且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
第四章:文本盗猎的挑战与机遇
4.1 文化产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点:
文化产业在对待粉丝参与上经历了从忽视到合作的态度转变。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开始主动吸引粉丝参与,以扩大其文化和经济影响力。
4.2 法律与版权的问题
关键点:
粉丝的创作往往涉及版权问题,这引发了关于著作权保护和新媒介环境下创作自由之间平衡的讨论。
一些法律和政策的调整试图适应这个新媒体环境,同时保护创作者和文化产业的利益。
4.3 未来展望
关键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文本盗猎”的概念和实践将持续演进。
参与式文化预示着更加民主化、多元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