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兆琦 / 上海三联书店 / 2023年07月01日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1895-1945)一书由商兆琦撰写,深度剖析了日本帝国在近代五十年的兴衰历程。这部作品并非传统历史叙述,而是从四个独特的线索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日本帝国的崛起、扩张直至最终毁灭的过程。书中详细揭示了这段我们熟悉却陌生的历史,挑战了读者对日本帝国兴衰的既定认知。通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日本帝国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行为,以及其在近代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日本帝国历史的全面解读,也是对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世界的重要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全书概览
第一章:甲午战争:帝国的起点
1.1 背景分析
日本国内政治: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权力结构的变化,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国际环境:西方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扩张,以及对中国和朝鲜的控制欲望。
1.2 甲午战争的过程
战争的爆发:朝鲜问题成为导火索,日本与中国争夺对朝的控制权。
战争的主要战役:平壤之战、黄海海战等。
1.3 战争的结果
马关条约:中国败给日本,割让台湾、澎湖列岛,支付巨额赔款。
对华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感增强。
第二章:日俄战争:新世纪的挑战
2.1 战争的原因
俄国对东北的野心:与日本的利益发生冲突。
国际地位的追求:日本希望通过战胜俄罗斯来确立自己在亚洲的大国地位。
2.2 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规模与激烈程度:两国动员了大量兵力,战斗范围广泛。
旅顺战役:俄军防御坚固,日本付出了巨大代价。
2.3 战争的意义
战略意义:日本战胜了欧洲强国,提升了国际地位。
对日本的国内影响: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自信,也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大正时代的扩张尝试
3.1 对华的“二十一条”要求
要求的内容:涉及对中国主权的大量侵犯。
国际反应与国内舆论: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批评和反对。
3.2 对南洋诸岛的侵略
资源争夺: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的获取。
与其他列强的关系:与英美等国在南洋的利益冲突。
第四章:昭和初期的军国主义狂潮
4.1 二二六事变
事件经过:皇道派军人的叛乱未遂。
后果:加速了日本的政治军事独裁。
4.2 南京大屠杀
事件的经过与规模:屠杀的残暴性质及遇难者人数。
国际反响:国际社会对日本行为的谴责与制裁。
第五章:太平洋战争的失败与帝国的崩溃
5.1 战争的爆发
珍珠港袭击:日本对美国的不宣而战。
战争初期日本的胜利:迅速占领了大片东南亚地区。
5.2 战争的中后期
美军反攻的标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战争的转折:日本在各战场上开始遭遇严重挫败。
5.3 战争的结束与帝国的毁灭
原子弹与苏联参战: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
帝国解体与现代日本的诞生:战后日本的分裂与和平宪法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