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蒂芬·卢贝特 /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3年04月01日
《审问民族志:证据为什么重要》一书由美国法学家、庭审辩护专家和法务伦理学者史蒂芬·卢贝特撰写。本书对民族志研究的证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证据在民族志研究中的重要性。由于民族志研究通常依赖于匿名信息源,且读者无法接触到原始数据,因此研究者需对其所采用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和验证。卢贝特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确保民族志研究证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建议,对于提高民族志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此书不仅为民族志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证据在各种研究领域的价值和作用。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小节1:研究背景与目的
关键点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辩论。
关键点2:民族志在理解社会现象中的作用。
关键点3:本书旨在探索证据在民族志研究中的重要性。
小节2:研究问题
关键点1:如何理解证据在民族志中的应用?
关键点2:证据如何在构建民族志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点3:民族志实践中证据的局限性是什么?
第二章:民族志与方法
小节1:民族志的定义与特点
关键点1:民族志是对特定文化群体深入、全面的描述。
关键点2:民族志强调研究对象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关键点3:民族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小节2:证据在民族志中的角色
关键点1:证据是验证民族志研究者观察和解释的基础。
关键点2:证据帮助塑造和理解被研究群体的内在逻辑。
关键点3: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民族志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第三章:证据的类型与来源
小节1:定量与定性证据
关键点1:定量证据通常以数字形式出现,提供可度量的数据。
关键点2:定性证据更多地涉及文本、图像和声音等,揭示深层次的意义。
小节2:证据的来源
关键点1:一手证据来自研究者的直接观察和参与者观察。
关键点2:二手证据包括档案记录、前人研究等。
第四章:证据的收集与分析
小节1:田野调查
关键点1:田野调查是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
关键点2:研究者需要进入现场,与被研究者建立信任关系。
小节2:证据的分析
关键点1:证据分析是民族志研究中最复杂且最具创造性的部分。
关键点2:研究者需运用批判性思维,避免主观偏见。
第五章:证据的挑战与局限
小节1:证据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
关键点1:所有证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研究者的主观烙印。
关键点2:追求客观性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
小节2:证据的代表性和普遍性问题
关键点1:单个案例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普遍情况。
关键点2:如何平衡具体性与普遍性的需求。
第六章:结论
小节1:研究成果概述
关键点1:强调了证据在民族志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关键点2: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小节2: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点1:提倡更加严谨和系统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关键点2: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丰富民族志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