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2年09月01日
《宋案重审(修订本)》由尚小明撰写,是对百年宋案的深入研究。本书的重要观点在于纠正了研究者们长期以来将“宋案”与“刺宋案”混为一谈的误区。尚小明明确指出,“宋案”实际上涵盖了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等多个复杂事件和势力交织的政治斗争。通过对这一历史案件的重新审视,本书不仅为我们还原了更加真实、全面的宋案面貌,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错综复杂和各方势力的博弈。这一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历史的理解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辛亥革命与宋教仁遇刺:探讨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历史研究的重要性:阐述重新审视宋案对于理解民国初年政治史的重要性。
1.2 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新视角与方法:采用历史学与法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档案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并评价以往关于宋案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
第二章:宋案背景
2.1 宋教仁的政治活动
同盟会与国民党:宋教仁在同盟会和后来的国民党中的领导角色。
议会政治的追求:推动议会政治和政党政治的发展。
2.2 袁世凯政府的统治策略
中央集权的加强:袁世凯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对国民党的态度:袁政府对国民党人特别是宋教仁的警惕与排斥。
第三章:宋案经过
3.1 遇刺前的征兆
各方势力的角逐:宋案发生前,政坛上的暗流涌动。
宋教仁的行动轨迹:分析宋教仁遇刺前的活动及其潜在风险。
3.2 遇刺过程与后果
刺杀细节:介绍宋教仁遇刺的具体情况和案发后的立即反应。
政治动荡:宋案对当时政局和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宋案疑云
4.1 嫌疑人分析
直接行凶者:探究涉案的直接凶手及其背景。
幕后黑手:分析指使行凶的可能幕后人物。
4.2 证据与推理
证据搜集与分析:梳理案件的关键证据链。
逻辑推理与假设检验:通过逻辑推理验证各种假设的合理性。
第五章:宋案余波
5.1 法律审判与舆论战
审判过程的曲折:描述宋案的司法审判程序和结果。
社会舆论的反应:分析社会舆论对宋案的看法和影响。
5.2 政治影响与历史教训
政党政治的受挫:探讨宋案对民初政党政治的影响。
历史教育与反思:从宋案中提炼历史教训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六章:结论
6.1 研究总结
宋案真相的追寻: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对宋案真相的揭露。
历史研究的价值:强调历史研究对于理解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