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丹尼尔·T.威林厄姆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10年05月01日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撰写,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深入剖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同时揭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威林厄姆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时间管理、记忆增强和学习策略等重要概念,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本书对于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引言
教育中的问题:尽管教育者不断努力,许多学生仍对学习持有消极态度。
认知科学家的重要性:认知科学家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可以为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
本书目的:通过认知科学的角度,解释学生为何不喜欢上学,并提供改善建议。
第一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1.1 学生并非厌恶学习本身
关键观点:学习新知识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学生不喜欢的是学校教育的环境和方式。
1.2 学校教育存在认知挑战
关键观点:学校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这与人类天生的具体思维方式不符。
1.3 学习中的情绪影响
关键观点: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反应,如无聊、焦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表现。
第二章: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思维能力
2.1 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键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证据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2.2 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观点:解决问题不仅仅是答案的对错,还包括理解问题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2.3 逻辑思维的重要角色
关键观点:逻辑思维能力是理解和评估论证的基础,有助于深入学习和思考。
第三章:为什么学生能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却记不住我们告诉他们的知识?
3.1 注意力的作用
关键观点:信息的重复曝光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记忆效果。
3.2 记忆与理解的关系
关键观点:深度理解和重复练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而单纯的记忆往往缺乏持久性。
第四章: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4.1 抽象概念的转化过程
关键观点:将抽象概念与实际经验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2 例子与比喻的作用
关键观点:使用恰当的例子和比喻作为桥梁,可以协助学生跨越抽象与具体之间的鸿沟。
第五章:题海战术有用吗?
5.1 练习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适量的练习可以提高技能熟练度和促进知识理解。
5.2 练习的方式和质量
关键观点:有意义的练习不仅追求数量,更注重质量和多样化,避免单调乏味。
第六章:让学生像真正的学者一样思考的秘诀是什么?
6.1 促进自主性学习
关键观点:鼓励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发探索和学习,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
6.2 学者的思维方式
关键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学会质疑、验证和创新。
教育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教育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性和情绪需求。
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