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乌尔里希·贝克 / 译林出版社 / 2022年01月01日
《风险社会》摘要: 本书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撰写,是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杰出代表作。贝克在书中深入探讨了19世纪现代化进程对等级僵化的农业社会的冲击,以及随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的形成与特点。他指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新时代。这些风险包括环境污染、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贝克强调,面对风险社会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性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应对策略和治理模式,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风险的定义与历史
1.1 风险的界定
关键点1:传统社会中的风险主要是自然风险,如自然灾害。
关键点2:现代社会的风险更多是人为制造的风险,如环境污染、核辐射。
关键点3: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其后果无法准确预测。
1.2 风险的历史转变
关键点1: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风险的性质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关键点2:风险的全球性和普遍性日益增强。
关键点3:风险社会对传统的财富分配逻辑提出了挑战。
第二章: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2.1 现代性的特征
关键点1:理性化和技术进步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点2:现代社会追求效率和增长,但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2.2 对现代性的批判
关键点1:现代性的线性发展观忽略了风险和灾难的累积性。
关键点2:科学理性和专家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风险和不确定性。
第三章:风险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1 风险社会的结构性特征
关键点1:风险社会的不平等不再是简单的财富分配问题,而是风险分配的问题。
关键点2:新的社会冲突围绕着风险的定义和分配而展开。
3.2 风险社会与全球化
关键点1:全球化加速了风险的传播和扩散。
关键点2:全球风险社会要求跨国合作来应对全球性风险。
第四章:风险社会的应对策略
4.1 制度变革与文化适应
关键点1:需要建立新的制度和规则来管理和减少风险。
关键点2:文化适应是应对风险的重要方面,包括公众的风险意识和教育。
4.2 政治决策和社会动员
关键点1:政治决策应更加开放和透明,以包容多样的风险观点。
关键点2:社会动员能够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促进风险共担的社会氛围。
第五章:风险社会的未来展望
5.1 风险与机遇并存
关键点1:风险社会的挑战也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关键点2:未来的社会将是更加关注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的社会。
5.2 风险意识的普及与教育
关键点1:普及和提高公民的风险意识是未来社会的必要条件。
关键点2:教育和培训应成为风险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