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21年07月01日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一书由王水照先生撰写,深入探讨了北宋时期三大重要的文人集团,即钱幕僚佐集团、欧门进士集团等。本书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北宋文人与文学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与重要地位。北宋时期,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文人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当时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王水照先生通过对这三大集团的详尽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北宋文人生活的生动画卷,同时也揭示了文人集团在推动北宋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不仅是对北宋文人集团的深入研究,更是对北宋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贡献,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研究背景:北宋时期,文人集团的形成对文学、政治、学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对象: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及其各自领导的文人集团。
研究方法:通过历史考证、文学分析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这些文人集团的内在联系和影响。
第二章:王安石文人集团
小节:
关键点:王安石执政期间,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文人集团,该集团成员多为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
学术主张:主张改革科举制度,重实用、重经济。
文学风格:推崇奇崛简劲的文风,与欧阳修领导的文人群体形成对立。
关键点:王安石集团的政治活动直接影响其文学主张和实践。
诗歌创作:集团成员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书信与文章:王安石与集团成员间的往来书信和文章体现了其文学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交流。
第三章:司马光文人集团
小节:
关键点:司马光文人集团的形成根植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政治立场。
学术主张:重视历史研究,提倡以史为鉴,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
文化导向:倡导儒家经典的回归,强调道德规范和人性教育。
关键点:该集团在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巨著,体现了其对历史研究的深邃见解和方法。
文学成就:集团成员的作品多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儒学精神。
第四章:苏轼文人集团
小节:
关键点:苏轼的才情、学问和人生态度吸引了大批文人学者围绕在他周围。
文学艺术成就:苏轼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均有着不凡的成就和深远影响。
哲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提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关键点:苏门弟子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文学理念和创作风格。
文学流派:“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流派。
学术影响:苏轼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和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