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鹿鸣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20年08月01日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一书由仇鹿鸣所著,深入探讨了魏晋时期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该书在陈寅恪先生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修正了相关论述,充分展现了政治集团学说在该时段的利弊。通过详细剖析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与家族势力,仇鹿鸣揭示了魏晋政治与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此书不仅丰富了魏晋历史的研究内容,也为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家族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历史学者和对中国古代政治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性。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汉晋之际政治与社会变迁:分析汉末至晋初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结构变化。
士族政治与家族网络:探讨士族阶层如何在政治中崛起,及其与家族网络的关系。
1.2 学术史回顾
陈寅恪的六朝研究:对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的观点进行回顾。
川胜义雄的贵族制理论:介绍川胜义雄关于中国中古贵族制的理论。
1.3 研究方法与视角
政治权力与家族关系的综合分析:通过政治史的视角分析家族网络与政治权力的互动。
新材料与新方法:利用新出土文献和史学研究的新方法。
第二章:汉魏时代的河内司马氏
2.1 司马氏的世系与起家
世系追溯:梳理司马氏的远祖至东汉末年。
起家过程:考察司马氏在汉魏时期的起家与早期发展。
2.2 司马氏的政治策略
联盟与婚姻:通过与曹魏政权的联盟和婚姻关系巩固势力。
文化修养:强调儒家文化修养在士族社会中的作用。
2.3 司马氏代魏建晋的过程
司马师的崛起:探讨司马师在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作用。
西晋的建立:分析司马炎代魏建晋的过程及影响。
第三章:魏晋时期河内地域社会的变迁
3.1 汉末大乱与河内郡的变动
战乱的影响:汉末大乱对河内地区的直接冲击。
地方势力的兴起:地方豪族在乱世中的兴起与司马氏的合作。
3.2 从郡县到乡村
行政区划的变动:从郡县体制向乡村自治的转变。
乡里社会的建立:乡里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司马氏的统治基础。
3.3 地主经济与小农经济
土地经济的发展:地主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小农生计的变化:小农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第四章:从关中到江东
4.1 钟会兵变与司马昭的布局
钟会之乱的影响:钟会兵变对司马昭战略布局的影响。
江东地区的战略意义:江东在司马政权中的战略地位。
4.2 司马睿在江东的经营
司马睿的政治策略:司马睿如何在江东建立基业。
南北士族的融合:南北士族在政治上的合作与冲突。
4.3 东晋的政治与文化特征
东晋政治特点:东晋政权的政治特点和士族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与宗教发展:东晋时期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和影响。
第五章:结语
5.1 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的综合分析
政治权力的传递机制:分析政治权力如何在家族网络中传递与维持。
家族网络的变迁:从汉末到东晋,家族网络的演变及其与政治的互动。
5.2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研究的理论贡献:本研究对于理解中古中国社会结构的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尚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