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年06月01日
《秋园》是一本深情而感人的书籍,通过八旬奶奶的讲述,我们得以一窥她与母亲秋园的生活点滴。秋园生于1914年,她的生命历程几乎与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相伴随。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秋园的挣扎与绝望,也看到了她的幸福与希望。从动荡的战乱年代到和平的建设时期,秋园用她的坚韧和智慧应对着生活的种种挑战。通过奶奶的回忆,秋园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跃然纸上。这不仅是一本关于个人的回忆录,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长卷。阅读《秋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更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洛阳南京
1.1 家庭背景
秋园出生于1914年的洛阳一个中医世家。
父亲杨仁受是位品德高尚、医术高超的老中医。
1.2 教育与成长
秋园接受旧式教育,学习诗词、文言文等古典文化。
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少与外界接触。
1.3 婚姻与家庭变故
17岁时嫁给南京军官杨仁受之子——杨传光。
结婚后,生活优渥,但随丈夫职务变动,家庭经历多次迁移。
第二章:山起台地
2.1 迁徙与定居
抗战时期,秋园一家从南京迁往重庆。
丈夫病重,家道中落,秋园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2.2 乡村生活与劳动
在乡村中,秋园开始从事农业劳动,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学会了各种农活,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2.3 丈夫去世后的人生转折
丈夫去世,秋园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回湖南乡下娘家。
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生活艰难。
第三章:浮木
3.1 再嫁与再离别
为了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秋园改嫁给一个名叫王成的农民。
新生活并不如意,王成酗酒且性格暴躁。
3.2 生活的重压与抗争
秋园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包括家庭暴力。
为了子女的教育和未来,不断寻找出路。
第四章:归途
4.1 最后的团聚
经历了多次家庭变故后,秋园回到南京与原配家庭再次团聚。
孩子们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发展。
4.2 个人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
秋园的个人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中国妇女的缩影。
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动荡时期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