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亨利·列斐伏尔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7年08月01日
《日常生活批判》全书共三卷,由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所著。该书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日常生活,揭示了交换价值超越使用价值的异化现象。列斐伏尔巧妙融合了超现实主义、法国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多元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基石,对日常生活领域展开了独到的批判。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商品和交换价值所主导,导致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扭曲。这本书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及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寻求更加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思想启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卷:简介与基础概念
第1章:日常生活的定义与批判的重要性
主要观点:日常生活是琐碎、重复且无创新的,但对个人和社会整体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点:
日常生活构成了人的大部分时间,影响习惯的形成和行为模式。
日常生活的琐碎性常常使其中的问题被忽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对日常生活的批判能够揭示其内在结构和矛盾,促进社会的自我反思和改变。
第2章:现代性的日常生活
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细分小节:
工具理性的泛滥与效率至上导致日常生活的人性化被忽视。
城市化和消费文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普及和大众媒体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标准化。
第二卷:日常生活的历史与变迁
第3章: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
关键观点: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日常生活与劳动、宗教和政治紧密相关。
内容展开:
家庭和社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日常生活节奏更受自然周期的影响。
劳动和休闲的界限不明确,宗教节日与庆祝构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工业化和城市化如何重塑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关键点:
工作与生活分离,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严格区分。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社区凝聚力下降,个人孤独感增强。
消费主义成为日常生活的主导力量,商品的象征意义超过其实际使用价值。
第三卷: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与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第5章:超越日常生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主要观点:必须通过革命和文化的变革来超越现有的日常生活模式。
内容细分:
对现存日常生活结构的批判和反思是超越的第一步。
需要新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来指导日常生活的重建。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集体行动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第6章:社会主义视野下的日常生活
关键论点:社会主义提供了重新组织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论点展开:
社会主义强调公共而不是私人利益,这可以转化为更丰富和平衡的日常生活。
劳动不再是异化的源泉,而是创造性活动和个人实现的一部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将更加人性化,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