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雄 / 中信出版社 / 2017年09月01日
《假性亲密关系》一书由史秀雄撰写,深入剖析了我们身边常见的亲密关系的假象。书中指出,尽管每个人都身处于亲密关系的网络之中,但很多人却并不了解真正的亲密是何物。很多时候,我们在关系中遇到的困境,如沟通障碍、情感逃避等,都可能是假性亲密关系的表现。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可能因为缺乏真正的亲密而陷入无法沟通的死循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真实的亲密关系。同时,书中也提供了对于希望扩大交际、改善人际关系的人群有益的指导和建议。阅读《假性亲密关系》,让我们一同揭开亲密关系的真相,走向更加和谐、美满的人际交往。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假性亲密关系的定义与影响
1.1 假性亲密关系的定义
表面化的情感交流:缺乏深度的情感连接,表面的互动多于真实的情感交流。
避免真正的亲密:害怕受伤或拒绝,在关系中保持距离。
形式大于内容:关系中强调形式和礼貌,而忽视了真实的情感需求。
1.2 假性亲密关系的影响
个人成长受阻:抑制情感表达,影响个人的情感发展和自我实现。
关系质量下降:缺乏真实性的互动导致信任度降低,进一步恶化关系。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第二章:假性亲密关系的形成原因
2.1 成长背景的影响
童年经历:如忽视、家庭暴力等不幸的童年经历可能导致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
父母关系模式:父母的相处模式为个体提供了模仿的模板,可能影响其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2.2 个人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保护:为了避免再次受伤,选择不开放自己的内心。
逃避责任:不愿意为自己的情感和生活负责,倾向于寻找外部的借口和理由。
第三章:识别假性亲密关系
3.1 情感上的距离
缺乏共情: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对方的情绪。
情感隔离:即使在一起,内心仍感到孤独和隔离。
3.2 行为上的表现
避免争吵:为了维持和平,回避冲突和分歧。
过分理智化:用逻辑和合理化来解释情感上的疏离。
第四章:从假性到真实的转变
4.1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自我反思:诚实地面对自己,承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接受挑战:准备好面对改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4.2 沟通与诚实
开放的对话: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倾听对方: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
4.3 建立深度连接
共同经历:一起参与活动,创造共同的记忆和经历。
情感支持:在对方需要时提供情感支持,加深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