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罗伊·诺曼 / 中西书局 / 2019年04月01日
《佛教文献学十讲》是肯尼斯·罗伊·诺曼所著,该书源于作者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一系列演讲。书中,诺曼以佛教语言文献学家的独特视角,深入探讨了佛教研究中的多个关键问题。全书共分为十讲,内容涵盖了佛教文献的多样性、形成与流传,以及文献解读的方法论等方面。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佛教文献的丰富内涵,还能掌握研究佛教文献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该书对于佛教研究学者、宗教文化爱好者以及对佛教文献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来说,都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部分:佛教文献学导论
第1讲:佛教文献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定义:佛教文献学研究佛教经典、历史文献和一切与佛教相关的文字材料。
研究范围:包括佛教教义、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文本资料。
第2讲:佛教文献的历史与发展
初期佛教文献:主要围绕佛陀的教诲和早期僧团的记录。
大乘佛教文献:强调菩萨之道,出现了大量的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等。
小乘佛教文献:集中在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国家,以律藏和经藏为主。
第二部分:佛教经典研究
第3讲:三藏经概述
经藏:佛陀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律藏:佛教僧团的戒律和生活规则。
论藏:对佛法的评论和阐述。
第4讲:大乘佛教经典分析
华严系经典:探讨菩萨的理想和宇宙观。
法华系经典:强调一乘真实,人人皆可成佛。
般若系经典:阐述空性智慧,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
第三部分:佛教历史与文献考证
第5讲:佛教历史的分期与文献依据
初期佛教:从佛陀诞生到部派佛教的兴起。
传统大乘时期:大乘经典的形成和传播。
中世纪及晚期佛教:密教和佛教的地域化发展。
第6讲:佛教文献的传承与变迁
口头传承:佛教早期文献的主要传播方式。
书面记录:纸张和其他书写材料的发明对佛教文献的影响。
文献翻译:佛教文献在不同语言间的重要传递过程。
第四部分:佛教文献学与比较研究
第7讲:比较文献学方法在佛教研究中的应用
跨宗教比较:佛教与其他宗教文献的比较研究。
跨地域比较:不同地区佛教文献的特色和相互影响。
第8讲:佛教文献中的文化元素
文学与艺术:佛教经典中的故事、诗歌和雕塑等艺术表现。
哲学与思想:佛教文献与印度哲学的关系。
第五部分:现代佛教文献学的发展趋势
第9讲:数字化时代佛教文献的传播与研究
电子藏经:数字化技术在佛教文献整理和传播中的作用。
网络研究平台:互联网对现代佛教文献学发展的促进。
第10讲:未来佛教文献学的挑战与展望
跨学科合作:佛教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全球化视角:佛教文献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