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2年07月01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各代政治组织的结构、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方面的概貌与变迁。本书不仅是对历史政治制度的简要梳理,更是对政治制度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图谱。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得失,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为当今政治发展提供借鉴。钱穆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精彩力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前言
主要内容:钱穆通过对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它们各自的得失,并希望从中得出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客观评价。
第一章 汉代
汉代政府组织
皇帝与宰相: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宰相领导政府日常行政,形成皇权与相权的分立。
三公九卿: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等九卿,各自负责不同的行政职能。
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度直接管理地方,强化了中央集权。
汉代选举制度
察举与征辟:由地方政府推荐人才,中央再进行选拔,形成了流动的官僚体系。
考试内容:重视孝廉和秀才科,强调道德和才能的考察。
汉代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实行限田法,防止土地过度集中。
财政政策:征收算赋和口赋,以及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第二章 唐代
唐代政府组织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科举制: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更加规范化,文官地位提升。
唐代考试制度
科目繁多:设有进士科、明经科等,重视诗赋和经典文化知识的考核。
武举:专为选拔武将设立,体现了唐代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
唐代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按人口征税,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 宋代
宋代政府组织
宰相权力分化:参知政事的分设,旨在分散相权,但实际操作中造成机构臃肿。
枢密院:主管军事,与宰相领导的政府形成文武分治的局面。
宋代考试制度
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级考试,强调了皇权对文官选拔的控制。
宋代赋税制度
两税法:按户和按地征税,简化了税收流程,但未能根本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第四章 明代
明代政府组织
内阁制:宰相废除后,内阁大臣成为皇帝的贴身顾问,实际上承担了部分宰相功能。
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的建立,加强了皇权对官僚系统的监督。
明代考试制度
八股取士:考试形式僵化,限制了考生的思想和创造力。
明代赋税制度
一条鞭法:各种税赋合并为银两征收,简化了税收程序。
第五章 清代
清代政府组织
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团队,掌握了实际的决策权。
理藩院:专门处理边疆和民族事务,展现了清代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清代考试制度
科场舞弊案:反映了清代考试制度的腐败和衰落。
清代赋税制度
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改按地亩征税,促进了农业生产。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有合理的成分,如选拔制度、赋税制度等,但也有不少弊端,尤其是皇权的过分强化。
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反思:书中批判了清末新政全盘西化的做法,认为应该对中国传统政治有所保留和发扬。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