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主编 / 文物出版社 / 2000年01月01日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由巫鸿主编,深入探讨了汉唐这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内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发现。本书通过丰富的考古资料和精湛的艺术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宗教艺术的风格演变、图像程序及其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从汉代的宗教信仰到唐代的多元文化融合,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变革不断的艺术世界。对于研究中国宗教艺术、考古学以及汉唐历史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而言,此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宗教艺术的难得机会。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背景:探讨汉唐时期宗教艺术的演变及其与考古材料的关系。
研究目的:深入理解汉唐间宗教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1.2 研究方法与材料
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图像学与考古学方法。
研究材料:主要包括壁画、雕塑、金银器皿及墓葬文物。
第二章:汉代宗教艺术
2.1 早期道教与神仙信仰
道教起源:东汉末年,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的诞生。
神仙形象:画像石、壁画中的西王母和东王公形象。
2.2 佛教艺术的传入与发展
初传与接受: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
早期佛寺与艺术:如洛阳白马寺,以及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宗教艺术
3.1 佛教艺术的繁荣与创新
佛像风格变化:从早期的秀骨清像到北朝的浑圆体貌。
壁画与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的艺术成就。
3.2 道教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道教建筑与造像:如泰山神庙、南岳衡山的道教石刻。
道教图像系统:三清尊神、八仙等形象的出现与普及。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宗教艺术
4.1 佛教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唐代佛像艺术:体态丰满,表情安详,体现了盛唐气象。
壁画与经变画:如莫高窟的《药师经变》和《西方净土变》。
4.2 道教艺术的国家化与世俗化
国家道教机构:太清宫、太微宫等建筑的建立。
道教科仪与图像:国家祭祀活动中的道教元素。
4.3 宗教艺术的交融与影响
佛道融合:在造像、壁画中表现出的佛道元素相互渗透。
对外交流:如长安大雁塔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关系。
第五章:结论
5.1 汉唐宗教艺术的综合分析
艺术风格的延续与变革:汉唐之间宗教艺术风格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文化内涵与社会影响:宗教艺术作品反映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现象。
5.2 研究展望与意义
研究的局限性:对材料的获取解释和理论框架的建构存在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全球视角下的宗教艺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