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年01月01日
《中国石窟寺研究》是宿白先生的典范之作,体现了他在中国佛教考古领域的权威地位。本书收录了宿先生自50年代起撰写的二十三篇研究论文,内容涵盖了中国各地石窟寺的考古发现、历史背景、艺术风格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石窟寺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领略佛教艺术的瑰丽与壮美。宿白先生的研究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参考。因此,《中国石窟寺研究》是对于佛教考古、艺术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而言,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石窟寺的历史价值:中国石窟寺是佛教艺术的宝库,承载了大量历史与文化信息。
研究的重要性:对石窟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方法
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石窟寺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介绍了本书采用的考古、艺术史、文献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石窟寺的发展与分布
2.1 早期石窟寺的兴起
发展动因:佛教传入中国后,石窟寺作为僧侣修行和礼拜的场所逐渐兴起。
早期石窟实例:分析了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早期石窟寺的特点。
2.2 石窟寺的地理分布
区域特征:指出石窟寺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及其支流附近。
地理因素:讨论了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石窟寺选址的影响。
第三章:石窟寺的建筑与艺术
3.1 建筑形制
洞穴结构:概述了石窟内厅堂、佛像龛等建筑结构的演变。
附属建筑:介绍了石窟寺外的钟楼、经藏等设施。
3.2 雕塑与绘画艺术
佛像造型:分析了石窟寺中佛像的造型特点和风格演变。
壁画内容:探讨了壁画中的宗教故事、供养人像等元素的意义。
第四章:石窟寺的文化交流
4.1 佛教文化的传入
途径与时期:详细考察了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等路线传入中国的过程。
影响与融合:讨论了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4.2 石窟寺与中外交流
外来影响:指出了石窟寺艺术中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外来元素。
文化交流的见证:石窟寺作为中外文明交流的见证和平台。
第五章:石窟寺的保护与利用
5.1 石窟寺的保护现状
保护工作的挑战:面临的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等问题。
保护措施的探索:国内外在石窟寺保护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5.2 石窟寺的现代利用
文化旅游:合理利用石窟寺资源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国际交流:石窟寺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