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迈克尔·刘易斯 / 中信出版社 / 2018年07月01日
《思维的发现》一书探讨了决策与判断的科学,其中引用了林书豪的案例。林书豪,一位篮球新秀,尽管在比赛中展现出优异的数据,却曾因“亚洲人不够敏捷”的偏见被休斯敦火箭队放弃。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用自己的实力打破了这一偏见,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对于固有思维和偏见的挑战。《思维的发现》通过这一案例,揭示了决策与判断中常见的误区,并强调了科学思维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这本书提醒我们,要摒弃偏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摘要
第一章:理性人
关键点:
理性人假设: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有限理性:实际中人的理性受限于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第二章:心理学的逆袭
关键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流派主张通过观察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
认知革命:乔治·米勒等心理学家开始重视信息加工和认知过程。
第三章: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合作
关键点:
启发式与偏见: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人类决策依赖于启发式规则,这常常导致偏见。
前景理论:提出人们在损失和收益框架下对同样金额的价值感知是不同的。
第四章:不确定的世界
关键点:
概率论与统计推断:为处理不确定性提供了数学工具。
模糊厌恶:人们对未知或模糊的结果具有天然的厌恶感。
第五章:选择的艺术
关键点:
选择过载:面对太多选项时,人们往往难以做出决定。
预期效用:衡量选择的期望效益是决策理论的核心。
第六章:实验室里的革命
关键点:
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经济学使用实证方法验证理论假设。
市场实验:模拟真实市场环境进行实验,测试经济理论。
第七章:决策的机制
关键点:
双系统理论:人类思维由快速直觉系统和缓慢理智系统共同作用。
自动化思维:许多决策是自动化的而非深思熟虑的结果。
第八章:诺贝尔奖之路
关键点:
学术贡献的认可:卡尼曼和史密斯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论的广泛应用:他们的研究影响了许多领域,包括金融学、市场营销和政策制定。
第九章:反思与展望
关键点:
批判性思维:鼓励人们对自己的决策过程进行反思。
未来的研究方向:跨学科合作和数据分析可能在理解人类思维方面取得更多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