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斯特凡·茨威格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年07月01日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创作于1939年至1941年间。这本书是茨威格在临终前流亡时所写,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和经历。通过茨威格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欧洲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能够深刻体会到战争和流亡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它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感人的叙述,让读者对过去的世界有了更加真实而深刻的了解,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文学和人性主题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平静的童年
1.1 维也纳的早年生活
多元文化的影响:斯特凡·茨威格在维也纳长大,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城市,这培养了他对文化多样性的敏感。
家庭环境:中上阶层的家庭背景给了他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艺术熏陶。
1.2 家庭与教育
父母的影响:父亲独立、自由的教育观念,母亲则传统而严谨。
学校生活:学校生活相对自由,没有过多的压力和约束。
1.3 艺术的初体验
文学与音乐:对文学和音乐的热爱开始萌芽,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
第二章:成长的岁月
2.1 大学生活的挑战
学术追求: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深度。
社交活动:广泛参与学生社团和社交活动,结交了许多朋友。
2.2 早期文学尝试
诗歌创作:开始尝试写作,尤其是诗歌,表达内心世界。
2.3 欧洲文化的游历
旅行的意义:通过旅行拓宽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第三章:战争前的欧洲
3.1 国际主义的精神
和平氛围:战前的欧洲普遍存在国际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艺术家联盟:艺术家们跨国界合作,共创辉煌。
3.2 预见战争的征兆
政治紧张:尽管表面上和平,但政治上的紧张局势已逐渐显现。
3.3 个人危机与反思
个人成长: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茨威格开始反思个人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第四章:战争中的欧洲
4.1 被颠覆的世界观
战争的残酷:一战的爆发彻底颠覆了茨威格对世界的认知。
4.2 流亡生涯
离开故土:战争导致他不得不流亡海外,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4.3 心灵的失落与寻求
文化身份的保持:即使流亡,茨威格也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艺术创作。
第五章:战后的新世界
5.1 对未来的希望与绝望
希望的曙光:战后初期,茨威格曾寄希望于新秩序的建立。
失望的到来: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感到失望和幻灭。
5.2 自杀的决定
内心的挣扎:最终,茨威格选择自杀来结束内心的痛苦和对世界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