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 / 時報文化 / 2017年11月10日
《造房子》是著名建筑师王澍的一部文化美学随笔,该书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建筑与东方美学之间的深厚联系。在王澍看来,造房子不仅仅是构建物理空间,更是创造一个小世界,体现了建筑师对于环境、文化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王澍在建筑领域的杰出成就,更展现了他对于东方美学的独到见解和追求。通过阅读《造房子》,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建筑的技巧和美学,更可以感受到王澍对于建筑和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对于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追求。这本书是对于建筑和美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于人类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一次深刻思考和探索。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自然与建筑
1.1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和谐共生:建筑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
材料选择:使用当地可获得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形式语言:建筑设计应从自然形态中汲取灵感,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
1.2 中国园林的启示
空间序列:园林通过空间的藏露和转换营造丰富的体验。
借景造园:巧妙利用借景手法,将远处的山水引入园内。
意境创造:意在笔先,通过景观设计表达深层的意境和美感。
第二章:传统与现代
2.1 传统建筑的价值
结构智慧:传统建筑的结构设计充满智慧,值得现代建筑学习。
文化承载:传统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形式创新:传统建筑的形式可以与现代技术和材料结合,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2.2 现代建筑的语言
简洁形态:现代建筑倾向于简洁的几何形态,强调功能与美学的结合。
技术革新: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灵活,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可持续设计: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考量。
第三章:手工艺与数字化
3.1 手工艺的传承
技艺之美: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美的体现。
情感连接:手工艺制作中的手感和温度是机械无法替代的。
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和实践保持手工艺的传统技艺。
3.2 数字化的机遇
精准表达:数字化工具如BIM可以精确地表达设计意图。
复杂形态:数字化技术为建筑形态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建造效率:数字化建造的介入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第四章:建筑教育与成长
4.1 实践的重要性
理论结合实践:建筑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失败中学习:通过实践中的失败和反思获得成长。
持续探索:建筑师应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创新。
4.2 教育体系的完善
跨学科合作:鼓励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多元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责任感:强化建筑师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