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居伊·德波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年05月01日
《景观社会》是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代表作,全书以“景观”为主题,通过九章221条的论述,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中的景观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德波认为,景观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人们越来越追求表面上的美好和虚幻,而忽视了真正的现实和价值。景观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行为模式,还对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波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景观社会的本质和危害,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本书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变迁,以及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景观社会的序幕
1.1 景观的概念
定义:景观是商品生产社会向“形象”拜物教的社会发展的产物。
本质:一种视觉上的欺骗,掩盖了现实的社会关系。
1.2 消费社会的转型
商品形式:从使用价值主导到交换价值主导的转变。
媒介角色:广告、媒体等成为推动消费和塑造需求的工具。
1.3 景观的出现
分离与孤立:个体与现实的联系被切断,景观成为了现实的替代品。
统治形式:景观作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悄无声息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章:景观的构成与分析
2.1 景观的多样性
日常生活:广告、电影、时尚等元素构成的日常生活景观。
经济领域: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现象中的景观表现。
2.2 景观的技术支撑
影像技术:摄影、电视、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景观的普及。
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用于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预测和操纵。
2.3 景观的政治经济学
生产与消费:景观既是生产的产物,也是促进消费的工具。
意识形态:景观传递并强化了特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第三章:景观社会的后果与抵抗
3.1 社会分化的加剧
不平等:景观的普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异化:人们对现实的认知愈发模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疏远。
3.2 文化的贫瘠化
表面多样:尽管有大量的文化产品,但其内容和形式趋于同一。
创造力抑制:景观社会的重复性和模仿性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3.3 抵抗的可能性
意识觉醒:认识到景观的本质和其对现实的影响。
社会实践:通过集体行动和文化创新来抵抗景观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