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年10月01日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的重要哲学作品,与《道德的谱系》构成姊妹篇。本书由序言、九大章节及终曲组成,融合了哲学论说、格言、短评、诗歌等多元话语风格。尼采在书中深入探讨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经典议题,对道德、善恶、价值等核心观念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剖析。他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提出了著名的"上帝已死"的口号,主张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本书的思想深邃、语言犀利,对于理解尼采哲学思想以及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尼采的思想精髓,更可以启迪思维,拓展视野,思考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论哲学家的偏见
1.1 哲学家作为问题的提出者
观点:哲学家不只是解释世界,更在于提出新的问题和视角。
关键点:
哲学家具有探索未知的勇气。
哲学家追求的不是确定性,而是不断追问。
1.2 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观点:哲学不应成为宗教的婢女,二者应有明确的界限。
关键点:
哲学依赖理性和逻辑推理。
宗教诉诸信仰和启示。
第二章:自由精神
2.1 自由精神的定义
观点:自由精神是独立思考、不受传统束缚的人。
关键点:
批判继承传统。
追求个性化的真理。
2.2 自由精神的实践
观点:自由精神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来实现。
关键点:
永不停歇的自我审视。
不断挑战权威和既有观念。
第三章:善与恶的彼岸
3.1 善恶的本质
观点:善与恶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价值判断的产物。
关键点:
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
善恶是社会和文化的构建。
3.2 超越善恶
观点:人应超越传统的善恶观念,追求个人的卓越和创造力的发挥。
关键点:
重估一切价值。
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准则。
第四章:论道德的起源
4.1 道德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观点:道德起源于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而非超验的道德律。
关键点:
道德是社会现象,随社会发展而演变。
权力塑造道德观念。
4.2 道德的心理学基础
观点: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深受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关键点:
道德感是后天习得的。
群体心理对个体道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