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昶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86年09月01日
《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一书由胡昶撰写,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86年9月初版初印。该书以丰富的千字内容和生动的铜版插图,全面展示了新中国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全书共计467页,其中48页铜版插图生动再现了电影历史的精彩瞬间。书中详细描述了长影厂等重要电影机构在当时的角色与贡献,以及吴印咸等电影先驱的杰出成就。此书不仅是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珍贵记录,也是研究中国电影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阅读《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电影从起步到成长的历程,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以及电影人在创作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新中国电影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电影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受到体制的深刻影响。
1.2 电影摇篮概念的提出
摇篮象征意义:代表新中国电影产业的起源与培养地。
电影制作与教育的结合:强调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培养新中国电影人才的基地。
第二章: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发展
2.1 早期电影教育探索
上海电影教育的发展: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培养。
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抗日战争背景下的电影教育实践。
2.2 北京电影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建院初期的目标: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电影人才。
教育模式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3 电影教育体系的影响
对电影产业的影响:输送了大量的专业电影人才。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章:新中国电影的创作特色
3.1 政治导向下的艺术创作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主导原则。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如何平衡艺术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
3.2 电影类型与题材的多样性
主旋律电影的兴起: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多样类型片的尝试:剧情片、喜剧片等类型的不断探索。
3.3 新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
国际电影节获奖:《红高粱》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文化交流的桥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增进了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第四章:新中国电影的未来展望
4.1 面向市场的电影产业转型
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电影产业的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追求:如何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赢得市场。
4.2 电影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更紧密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
实践能力的强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新技术下的电影制作与传播
数字技术的影响:数字化对电影制作和观看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网络平台的崛起:新渠道为电影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