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科恩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02月01日
《心理统计学》(第三版)是Barry Cohen教授所著的一本备受推崇的心理统计学教材。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零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核心内容。此外,本书还涵盖了实验设计、可靠性与有效性测试等重要主题,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心理统计学知识框架。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心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心理数据,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心理学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心理统计学教材。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1章:引言
1.1 心理统计学的目的和应用
目的:帮助研究者理解数据,得出关于心理现象的结论。
应用:广泛用于心理学研究、教育评估、市场研究等领域。
1.2 数据的性质和来源
定性数据:描述性质的,如意见、感受。
定量数据:可以量化的,如测试分数、实验数据。
1.3 统计量和参数
统计量:从样本中计算出的数值概括。
参数:总体的数值概括。
第2章:描述性统计
2.1 频数和分布
频数分布表:显示数据在每个类别中的出现次数。
图形分布:如直方图、饼图,直观展示数据分布。
2.2 集中趋势的测量
平均数: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量。
中位数:将所有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3 离散程度的测量
全距: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3章:概率基础
3.1 概率的定义
经典定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频率理论:事件在重复试验中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极限。
3.2 概率公理和规则
加法规则:两个互斥事件的和。
乘法规则: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3.3 条件概率
定义:在某个条件B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定理:计算条件概率的一个重要工具。
第4章:抽样分布
4.1 正态分布
特性:钟形曲线,对称分布,广泛应用于统计学。
标准化:将任意正态分布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4.2 中心极限定理
内容:即使原来的分布不是正态,大量独立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值的分布将接近正态。
4.3 t分布
特性:自由度依赖,用于小样本均值的推断。
此摘要是《心理统计学(第3版)》的部分章节摘要,按照要求进行了简化和概括。
由于书籍的完整摘要较长,这里只展示了部分核心章节的主要内容。
实际书籍还包括更多的细节和复杂概念,建议读者直接阅读原著以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
...(后续章节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