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罗素 / 商务印书馆 / 2010年09月01日
《宗教与科学》是由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于1935年所著,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广泛关注,并被译为多种语言,至今仍有深远影响。罗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对宗教进行了简洁有力的批判。他探讨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解释世界和人生现象上的差异与冲突。罗素认为,科学以实证和理性为基础,而宗教则更多地依赖于信仰和神秘体验。他主张在面对未知时,人们应更加倚重科学的方法,而非盲目地信奉宗教。这本书对于理解宗教与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科学与宗教的界定
1.1 科学的定义
关键点一:科学是基于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
关键点二:科学寻求的是可重复性的现象和普遍性规律。
1.2 宗教的定义
关键点一:宗教是关于宇宙、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的信仰和信念系统。
关键点二:宗教通常包含超自然的元素,并提供对世界的解释和生活的指导。
第二章: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冲突
2.1 哥白尼革命
关键点一: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挑战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进而影响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2.2 达尔文进化论
关键点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与创世纪的教义相冲突。
第三章:科学与宗教的哲学差异
3.1 方法和知识的性质
关键点一:科学依赖实证方法,而宗教依靠信仰和启示。
关键点二:科学知识要求公开验证,宗教真理则往往是私人且不可验证的。
3.2 终极真理的追求
关键点一:科学追求不断进步的解释和规律,而宗教寻求最终的、不变真理。
第四章:科学与宗教的共存可能性
4.1 功能互补论
关键点一:科学与宗教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互相补充而不是排斥。
关键点二:两者可以共同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等问题。
4.2 宗教的科学基础
关键点一:宗教可以在科学不能解答的领域内提供见解和指导。
关键点二:某些宗教观念可能激发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灵感。
第五章:现代科学与宗教的对话
5.1 宇宙起源与大爆炸理论
关键点一:大爆炸理论为宇宙的起始提供了一种科学解释,与某些宗教观点相容。
5.2 生命的起源与意义
关键点一:科学通过生物学研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而宗教提供生命的价值和目的的解答。
5.3 伦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关键点一:科技发展需要伦理指导,宗教可以为这些指导提供价值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