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5年04月01日
《何为良好生活》是由陈嘉映所著的一本伦理学探讨的书籍。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伦理学中的几个重要论题进行阐述,引导读者思考何为真正的良好生活。作者认为,良好的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应该是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此外,作者还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这些道理的体会和思考。 本书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伦理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指导,有助于读者审视自己的生活,探寻真正的人生价值。无论是对于伦理学的研究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伦理学的好几个开头
1.1 理论伦理学与实践伦理学
理论伦理学:关注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系统性阐述。
实践伦理学: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出道德决策。
哲学和科学话语试图提供普适性的道德真理。
日常话语更侧重于具体情境下的道德直觉和经验。
1.2 哲学-科学话语与日常话语
1.3 现代伦理学的两个主要论题
道义论:强调行为本身的正当性(如义务、权利)。
功利主义:衡量行为的价值在于其对结果的效益(如快乐、幸福)。
道德论证中常常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争议在于价值判断是否基于可验证的事实。
“是”的陈述描述事实,“应当”的陈述表达价值判断。
休谟问题指出,从事实无法直接推出价值。
批判将自然的、描述性的属性等同于应当的行为。
例如,生命的自然特性不决定它值得保护。
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影响着行为评价。
正当性和善作为行为的主要理由。
规则伦理学主张行为应遵循普遍规则。
情境伦理学则认为每个情况独特,需个别判断。
实践智慧需要在一般规范和具体情境之间找到平衡。
生活的复杂性要求对规范进行恰当诠释和应用。
善好的概念具有主观性和文化相对性。
在道德哲学中寻找普遍的善好理念。
应然的命令来自内心或外部(如神、社会)。
应当的概念关联到责任和义务。
权利是道德和法律上可强制执行的利益。
正义关乎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
决定论认为行为完全由先前事件所决定。
自由意志要求个人行为有自主选择的可能。
生命伦理关注医疗和科技影响生命尊严的问题。
环境伦理要求扩展对自然界其他物种的考虑。
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随文化和历史变化而变化。
挑战在于如何处理不同文化间的道德分歧。
第二章:伦理学中的价值与事实
2.1 价值与事实的两分
2.2 是与应当
2.3 自然主义谬误
第三章:从规范性问题到伦理的实践
3.1 行为理由
3.2 规则与行为
3.3 实践与规范
第四章: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4.1 善好
4.2 应当与不应当
4.3 权利与正义
第五章:当代伦理学的问题与挑战
5.1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5.2 生命伦理与环境伦理
5.3 道德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