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尼尔·波兹曼 / 中信出版社 / 2015年05月01日
《娱乐至死》是一部警示人心的文化批判作品,作者尼尔·波兹曼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娱乐化现象的种种弊端。他指出,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文化日益转向轻松、肤浅的娱乐形式,人们沉迷于瞬息万变的表象和快感,逐渐丧失了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波兹曼警告说,这种趋势不仅会导致文化的贫瘠和精神的枯萎,还可能使社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危机之中。他通过对比奥威尔和赫胥黎两种文化衰落的想象,提醒我们警惕文化被极权主义或虚无主义所吞噬的危险。本书振聋发聩,呼唤人们重拾对严肃文化价值的尊重与追求,以抵御娱乐至死的冲击,保持人类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1.1 媒介的隐形力量
隐喻:媒介不仅仅是工具,它通过其形式重塑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电视媒介:波兹曼认为电视以其即时性、片段性和视觉冲击力改变了信息消费的方式。
1.2 媒介对文化的影响
书面语与口语:书面语的线性逻辑和严肃性与口语的直接性和即时性对比,揭示媒介如何影响思维方式。
印刷术时代:印刷术推动了理性思考和个人主义的发展。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2.1 媒介决定信息呈现
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媒介决定了信息的呈现形式,进而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电视的真相:电视因其娱乐性而牺牲了对真相的探究。
2.2 电视的局限性
深度与广度:电视难以提供深奥复杂的信息,更适合娱乐和浅层次的知识传播。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3.1 印刷媒介的力量
公共话语的形成:印刷技术推动了理性公共对话的形成和美国民主社会的建立。
文字的严肃性:书面印刷文字要求读者深思,促进了深入阅读和理解。
3.2 印刷时代的衰落
电视时代的兴起:随着电视的普及,印刷媒体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4.1 思想的形式与媒介
思想的媒介依赖性: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媒介形式的制约。
序列性和连贯性:印刷媒介偏好序列性和连贯性的思维方式。
4.2 电视思维的特点
断裂和碎片化:电视节目尤其是广告往往追求快速打断和强烈的视觉刺激。
第五章:娱乐业时代
5.1 娱乐化社会现象
泛娱乐化:现代社会中政治、商业、宗教等领域都在向娱乐业靠拢。
观众参与度:电视媒介鼓励被动接受而非积极参与。
5.2 娱乐的深远影响
政治娱乐化:政治家利用电视娱乐化的特点来吸引选民。
第六章:好……现在
6.1 电视新闻的片段性
新闻报道的变化:电视新闻以其片段性和时效性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本质。
6.2 信息超载与注意力分散
受众注意力:海量信息和快速剪辑的新闻片段削弱了受众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第七章:走向伯利恒
7.1 娱乐至死的文化危机
文化的娱乐化:文化成为娱乐的附庸,失去了其教育和社会批判的功能。
7.2 抵抗娱乐至死
重拾批判性思维:波兹曼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