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梁 主编、朱宏宣 副主编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4年10月01日
《数字电影的技术与理论》由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组织编写,由朱梁主编、朱宏宣副主编。该书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技术的最新、最前沿发展,并兼顾了理论层面的探讨。书中不仅回溯了电影技术的历史演变,更侧重于当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其中,对于3D技术等关键内容,本书也做了详尽的介绍。此书是电影技术爱好者、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宝贵资料,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有助于专业人士深化对数字电影技术的理解与掌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数字电影技术的全貌,把握电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数字电影概述
1.1 数字电影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数字电影是通过数字技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影像作品。
特点:高清晰度、无磨损、多声道立体声、后期制作的灵活性。
1.2 数字电影的发展历程
早期尝试: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数字技术进行电影制作实验。
技术发展:90年代数字摄影机出现,电影数字化逐渐普及。
全面数字化:21世纪初,数字电影成为主流,胶片电影逐渐淘汰。
第二章:数字电影的制作技术
2.1 数字摄影技术
数码摄像机:如ARRI ALEXA, RED Weapon等。
镜头与传感器:大画幅传感器,浅景深与宽动态范围。
记录格式:RAW、ProRes、DNxHR等。
2.2 数字后期制作
非线性编辑系统:如Avid Media Composer、Adobe Premiere Pro。
颜色校正:达芬奇调色等软件的应用。
视觉特效:利用3D建模、动态捕捉等生成虚拟场景。
2.3 数字声音制作
录音技术:数字录音设备与拾音技术。
音效设计:利用数字工具创造音效与环绕立体声。
混音与母带处理: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中进行。
第三章:数字电影的放映与存储
3.1 数字电影放映机
DLP投影技术:德州仪器的数字光处理技术。
激光放映:高亮度、长寿命、低维护成本。
巨幕放映:IMAX、中国巨幕等特殊格式。
3.2 数字电影存储介质
磁性存储:硬盘、磁带。
光学存储:蓝光光盘。
云存储与传输: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存储与传输服务。
3.3 数字版权管理(DRM)
技术保护措施:加密技术、水印技术等防止盗版。
授权管理:确保合法复制与分发,保护版权所有。
第四章:数字电影的理论基础
4.1 影像的本质与数字表达
像素与分辨率:数字图像的基本构成单位。
色彩理论与编码:RGB色彩模型与数字颜色编码。
光线与影像生成:数字模拟光线传播与渲染技术。
4.2 数字叙事结构与美学
非线性叙事:传统叙事结构的挑战与创新。
多媒体艺术表现:结合视觉、听觉、交互等多种媒体元素。
数字电影美学:新媒介下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体验。
第五章:数字电影产业与市场
5.1 数字电影产业链
制作环节:前期策划、拍摄、后期等。
发行平台:电影院线、在线平台、家庭影院系统等。
终端消费者:观众与多元化观影习惯的形成。
5.2 数字电影市场分析
全球市场趋势:市场规模增长与技术革新驱动。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政策、文化与消费习惯影响。
未来展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