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敦群培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3年05月01日
《龙树意趣庄严论》是由杰出西藏学者更敦群培所著,该书深入探讨了中观心要的善说。更敦群培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在书中对龙树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精要的解读和阐述。此书不仅对于理解龙树的中观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展现了更敦群培作为当代西藏最好学者之一的学术造诣。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及更敦群培,并赞誉他为英雄,这进一步证明了更敦群培在藏传佛教和学术界的卓越地位。对于对中观学派和藏传佛教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著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根据书籍信息和作者背景生成的摘要,并非书籍的实际内容摘要。如需了解书籍详细内容,请直接阅读原书。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全书概览
背景介绍:本书是对龙树菩萨《中论》的深入解读。
目的:为修行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中观哲学框架。
1.2 作者介绍
更敦群培:近代藏传佛教哲学大师。
第二章:龙树与中观哲学
2.1 龙树的生平与贡献
生平: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中观派的创始人。
贡献:提出“中道”和“八不中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2.2 中观哲学的核心
缘起性空:万物基于因缘而成,本身无自性。
二谛说: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双重视角。
第三章:中观方法论
3.1 八不中道
内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意义:阐述万物的非绝对性和相互依存性。
3.2 归谬法
定义:通过指出对方论点中的矛盾来证明其错误。
应用:在中观辩论中广泛使用。
第四章:中观的心要
4.1 无我
解释:自我并非实有,而是认知上的错觉。
修行:通过对无我的认识来超越执着。
4.2 空性的智慧
理解:认识到万物的无自性,即是空性的智慧。
境界:达到这种智慧的境界,可消除一切苦恼。
第五章:结论
5.1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哲学价值:中观哲学的现代意义和对西方哲学的互补。
实践意义:中观修行在当代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应用。
5.2 对读者的寄语
勉励:鼓励读者深入学习中观哲学,实践龙树菩萨的教诲。
第六章:注释与参考文献
6.1 注释
难点阐释:对书中难懂的哲学概念进行解释。
引用对照:引用其他经典文献与中观的对应关系。
6.2 参考文献
古籍:包括《大智度论》、《心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