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年01月01日
《魔灯》是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体作品,成书于1987年他宣布息影之后。这本书不仅是对伯格曼一生精彩纷呈的回顾,更是一扇通向他内心深处秘密通道的门。在书中,伯格曼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灵感和心路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多维的电影大师形象。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伯格曼的作品,探寻他电影背后的深层次心理依据。对于热爱电影和艺术的读者来说,《魔灯》不仅是一本珍贵的自传体著作,更是一次与电影大师心灵对话的难得机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伯格曼对电影和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创作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心路历程。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记忆与童年
小节一:早期生活的影响
**关键点1**: 伯格曼出生于一个严格的路德宗家庭。
**关键点2**: 父亲的爱对他来说遥不可及,母亲则非常专横。
**关键点3**: 家庭环境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和创作风格。
小节二:教堂与电影
**关键点1**: 小教堂的宗教仪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点2**: 电影成为逃离现实的避风港。
第二章:戏剧与电影之路
小节一:学习戏剧
**关键点1**: 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文学和艺术史系。
**关键点2**: 在大学期间参与业余戏剧活动。
小节二:初入影坛
**关键点1**: 第一次执导短片《折磨》。
**关键点2**: 加入瑞典电影工业,开始执导商业电影。
第三章:艺术探索与个人挣扎
小节一:电影风格的发展
**关键点1**: 早期对表现主义的尝试。
**关键点2**: 向现实主义转型,代表作如《野草莓》。
小节二:情感与生活
**关键点1**: 多次的离婚经历和个人情感的挣扎。
**关键点2**: 自传作品中自我反思和精神分析。
第四章:后期作品与反思
小节一:政治与社会议题
**关键点1**: 电影中逐渐加入政治元素,如《蛇蛋》。
**关键点2**: 对瑞典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
小节二: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关键点1**: 电影成为探讨人生哲学的舞台。
**关键点2**: 对死亡的沉思和对生命的珍视。
第五章:结语
小节一:影响与评价
**关键点1**: 对现代电影艺术的深远影响。
**关键点2**: 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赞誉。
小节二:晚年的智慧
**关键点1**: 伯格曼晚年对生活、艺术和信仰的深刻理解。
**关键点2**: 对人类共性的探索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