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口述、文靖 撰写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6年08月01日
《上学记》是何兆武教授口述、文靖撰写的一部书籍,通过何兆武的亲身经历,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本书主要叙述了何兆武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末的学生时期经历,虽然时间跨度不足30年,但这段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时代背景。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以及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所经历的磨难和成长。何兆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学生时期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总之,《上学记》是一部珍贵的口述历史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更能启迪后人,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回忆童年
1.1 家庭背景
父亲何廉: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任职于清华大学。
母亲:传统女性,重视家庭教育。
1.2 小学与中学
教育环境:北京新式学堂,注重全面发展。
兴趣爱好:文学、史学、哲学。
影响因素:教师、同学和家庭环境。
第二章:求学西南联大
2.1 西南联大的生活
条件艰苦:战火纷飞中的学校,生活清苦。
学术氛围:自由开放,大师云集。
2.2 学术探讨
与大师对话:与钱穆、陈寅恪等学者交流思想。
学术兴趣:历史、哲学、物理学等多学科涉猎。
第三章:抗战岁月
3.1 战时生活
迁移云南:学校搬迁,生活艰难。
战地生活:参加防空演习,目睹战争残酷。
3.2 心灵成长
爱国情感: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增强。
人生观: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留学美国
4.1 美国生活
学术环境:芝加哥大学,严谨的学术训练。
文化差异:适应美国文化,了解不同生活方式。
4.2 学术成果
学术研究:深入哲学、历史领域的研究。
思考中国:比较中美教育,思考中国教育改革。
第五章:晚年回顾
5.1 反思历史
对历史的看法:坚持历史的客观性。
对战争的反思:厌恶战争,强调和平。
5.2 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培养独立思考的人。
教育的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