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年09月01日
《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是一本由戴锦华所著的书籍,该书通过对18部影片的深度剖析,揭示了电影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作者以精湛的笔触,透过电影的镜像,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世俗神话及其影响。这些精读案例不仅涵盖了各种电影类型和风格,还深入到了影片的主题、叙事、角色等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解读方式。本书既适合电影爱好者拓宽视野、提升审美,也适合电影从业者学习借鉴、启迪创作。戴锦华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使得这本书成为了解读电影与现实社会关系的重要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1. 电影与文学:影像的叙事
1.1 从文学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电影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转化为视觉语言。
叙事结构的变迁:电影叙事相对于文学叙事的特点和差异。
1.2 电影独有的叙事元素
视听语言的作用:镜头、音效、色彩和光影在叙事中的作用。
剪辑的节奏与张力:如何通过剪辑技术增强叙事的效果。
2. 电影中的社会镜像
2.1 电影作为社会反映
现实社会的映射:电影常常体现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状态。
意识形态的折射:电影如何受到并传递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
2.2 电影与观众的关系
观众认同机制:电影通过创造角色和情境影响观众的心理认同。
观影体验与反馈:观众如何接受并解读电影所传达的信息。
3. 类型片的深层结构
3.1 类型片的定义与发展
类型片的分类:如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及其各自的特征。
类型的演变:随着时代变迁,类型片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变化。
3.2 类型片与社会文化
文化符号的解读:类型片中的元素如何成为特定文化的象征。
类型批评的方法:批评家如何解构类型片的文化意义和象征系统。
4. 电影中的性别与权力
4.1 性别角色的银幕建构
性别刻板印象:电影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传统刻画及其问题。
性别政治的变迁:电影中性别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
4.2 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如何审视电影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
女性形象的多元呈现:电影如何展现女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5. 电影艺术与商业的辩证关系
5.1 电影的艺术创作
导演风格与艺术表现:电影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对电影艺术性的影响。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电影艺术形式的创新。
5.2 电影的商业逻辑
票房收入与市场策略: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经济学特性。
电影的分众与传播: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偏好制定电影发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