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5年08月01日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的论文选集,涵盖了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31篇重要论文。这些论文聚焦于“礼仪美术”这一概念,深入探讨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个方面。本书不仅分析了礼仪美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还揭示了其与政治、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关系。通过巫鸿教授的精湛研究和独到见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本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文化史以及礼仪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广大美术爱好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背景**: 考察古代中国礼仪与美术的交织关系。
**目的**: 揭示礼仪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功能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视角
**方法**: 综合运用考古、历史文献和艺术分析。
**视角**: 重视美术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语境中的作用。
第二章:礼器的概念与发展
2.1 礼器的定义及早期形式
**定义**: 用于宗教仪式、庆典和等级象征的物品。
**早期形式**: 玉器、青铜器及其他非实用性工艺品。
2.2 礼器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宗法制度**: 礼器作为彰显和维护社会等级和身份的工具。
**象征意义**: 礼器的材质、形状和纹饰均带有特定的象征含义。
2.3 礼器的功能演变
**宗教**: 最初作为通神的媒介。
**政治**: 后续融入政权象征,成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第三章:礼仪空间与美术品
3.1 宗庙与陵墓
**宗庙**: 祖先崇拜的中心,陈列祭器和祖先形象。
**陵墓**: 安置死者遗体,含有陪葬品用以服务死后世界。
3.2 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
**建筑艺术**: 如明堂、辟雍等,既是礼仪空间也是政治象征。
**装饰艺术**: 雕塑、壁画等装饰性艺术品增强空间的功能性和美感。
3.3 美术作品与礼仪活动
**使用情境**: 美术作品在祭祀、朝拜等礼仪活动中的安置和使用。
**视觉传达**: 通过视觉元素传达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
第四章:美术史的写作与礼仪美术
4.1 传统美术史的局限性
**局限**: 常见于将艺术品孤立起来,忽视了它们的文化背景。
4.2 礼仪美术的研究价值
**多维视角**: 礼仪美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整体性的视角。
**跨学科研究**: 结合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4.3 礼仪美术研究的展望
**全球化视野**: 将古代中国放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背景中分析。
**现代转化**: 探究古代礼仪美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