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3年12月01日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是由方方撰写的一部权威性专著,该书首次全面、系统、详尽地阐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形成历史、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纪录片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该书作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成果之一,对于推动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从业人员,还是对纪录片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纪录片定义:记录真实、客观反映生活的影视作品。
研究背景:中国纪录片历史悠久,但系统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第二章:中国纪录片的早期发展
2.1 早期探索(1905-1949)
起步阶段:依附于新闻纪录电影和宣传片。
抗日战争时期:纪录片成为抗战宣传的重要手段。
战后至建国前:纪录片内容更加多元,形式上有所创新。
2.2 建国初期的繁荣(1949-1966)
新中国的建设:纪录片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和成就的重要平台。
“百花齐放”的方针:促进了纪录片题材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元化。
教育与政治并重:强调纪录片的教育功能和意识形态传播。
第三章:文革期间的纪录片
关键点:
政治挂帅:纪录片完全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创作停滞:多数有才华的创作者受到打压。
单一主题:以反映革命和建设成就为主。
第四章:改革开放后的复兴与变革
4.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影响
思想解放: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
技术进步:新的拍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市场意识觉醒:开始注重纪录片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4.2 纪录片类型与风格多样化
系列化与长篇化: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
独立制片人兴起:打破了官方制作的垄断局面。
艺术性与人文关怀:追求更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深度。
第五章:新世纪的中国纪录片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交流: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题材国际化:关注全球性问题,提高国际关注度。
文化差异与融合:如何保持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特色。
5.2 多元发展与新媒体的融合
纪录片产业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手机等平台拓展观众群。
跨界合作:与文学、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第六章:展望与反思
关键点:
未来发展策略:加强政策支持,提升品质与影响力。
创新与技术进步:运用新技术推动纪录片的发展。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纪录片在记录历史、传播文化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