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 / 重庆出版社 / 2008年01月01日
《天资差异》一书由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所著,她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表(MBTI)的创始人。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人格类型的理解,通过MBTI这一广泛使用的人格类型测试工具,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书中梳理了关于人格类型的各种理论和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人格类型的方式。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从而在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总之,《天资差异》是一本关于人格类型的权威著作,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人格类型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人格类型简介
1.1 什么是人格类型
定义:人格类型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倾向性差异。
特点:与人的生物基础有关,具有相对稳定性。
1.2 人格类型的分类
方法:主要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类型:包括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知觉等维度。
1.3 人格类型的价值
理解差异:帮助我们理解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心理差异。
自我认识:促进个人自我了解和成长。
第二章:MBTI系统概述
2.1 MBTI的发展历史
起源:由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进一步发展了荣格的理论。
成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订,形成了现代的MBTI系统。
2.2 MBTI的基本构成
四个维度:能量获取方式(E/I)、信息接收方式(S/N)、决策方式(T/F)、生活态度(J/P)。
十六种类型:基于这四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形成十六种人格类型。
2.3 MBTI的应用
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偏好。
职业指导:帮助个体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匹配的工作。
第三章:个体发展与人格类型
3.1 人格类型的形成
遗传因素:人格类型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环境适应:个体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出特定的人格类型。
3.2 人格类型与性别
性别影响:社会性别角色可能影响个体对人格类型的表达和理解。
类型不分性别:人格类型本身不与生物性别直接相关。
3.3 人格成熟的路径
自我觉察:培养对自我人格类型的意识。
持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促进个人成长。
第四章:人际互动与人格类型
4.1 人格障碍与人际关系
理解障碍:通过人格类型了解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误解。
有效沟通:针对不同的人格类型采取适合的沟通策略。
4.2 团队工作与合作
类型多样:团队中人格类型的多样性是宝贵的资源。
协同效应:理解团队成员的人格类型有助于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
4.3 爱情与人格匹配
爱情兼容性:了解伴侣的人格类型可以帮助建立更稳定的关系。
个性化关系:尊重彼此的人格类型差异,促进个性化的爱情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