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1年01月01日
《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先生的经典之作,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于1944年完成,当时中国建筑研究刚起步,而古建筑实地调查更是仅限于1932至1937年的五年间。尽管条件有限,梁思成先生仍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系统梳理了中国建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技艺与特点,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这本书不仅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空白,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时至今日,《中国建筑史》仍被视为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对于了解、欣赏和保护中国古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建筑史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意义:建筑史不仅是技术研究,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的:通过对建筑历史的研究,理解建筑风格、技术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
1.2 中国建筑的特点与价值
特点:屋顶形式多样,结构技术精湛,装饰艺术独特。
价值:不仅在技术上,更在文化和哲学上对世界建筑有着深远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2.1 原始社会的建筑活动
史前时期:巢居与穴居是最早期的居住形态。
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出现,木结构技术的初步应用。
2.2 奴隶社会的建筑成就
夏商周时期:宗教建筑和都城规划的初步形成。
建筑技术:砖瓦的使用,斗拱和榫卯结构的成熟。
2.3 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
秦汉至南北朝:宫殿、陵墓的规模宏大,佛教建筑的传入与兴盛。
隋唐至五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城市布局的规划化。
宋元明清:建筑风格更加精细华丽,园林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3.1 屋顶与屋身
屋顶:形式丰富,包括庑殿、歇山、悬山等,象征意义重要。
屋身:木构架结构,开间灵活,适应性强。
3.2 斗拱与飞檐
斗拱: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构件,起承挑和调节比例的作用。
飞檐:屋檐向外挑出的部分,增加建筑的灵动感和遮阳效果。
3.3 院落式布局
空间组织:围绕中心轴线组织建筑群,体现中轴对称的原则。
功能划分:前堂后寝,左祖右社,反映封建礼制和文化观念。
第四章:城市规划与宫殿建筑
4.1 都城规划原则
礼制思想:城市规划体现天地人和的宇宙观和社会秩序。
中轴线对称:城市的轴线布局,强调皇权至上的规划观念。
4.2 宫殿建筑布局与特点
空间序列:宫殿建筑沿着中轴线排列,形成层层递进的仪式感。
装饰风格:色彩、图案、雕塑等装饰手法,彰显皇家的权威与尊贵。
第五章:宗教建筑
5.1 佛教建筑与道教建筑
寺庙布局:佛教寺庙多采用伽蓝七堂制,道教建筑模仿宫殿布局。
塔与经幢:佛教塔林的纪念性和藏经的功能,道教经幢的宗教宣传作用。
5.2 伊斯兰教建筑
清真寺特点: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飞檐翘角。
建筑装饰:几何图案与阿拉伯文书法结合,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