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2024年01月12日
《城的中国史》一书由许宏撰写,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城”的演变与历史。书中指出,“城”最初是圈围设施,不仅限于城墙,还包括其他防御工事。中国最早的“城”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兴建旨在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城池的建造方式因地制宜,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此外,书中提到的“大都无城”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开放与包容。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梳理,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解读。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变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请注意,上述摘要字数已控制在200-300字范围内,但内容较为精简,可能无法涵盖书籍的全部细节和深度。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直接阅读原书。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城市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1 城市起源的理论探讨
**社会复杂化**: 社会分工与阶级分化的产物。
**地理条件**: 适宜的气候、水源和土地资源促进了聚居点的形成。
**文化交流**: 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加速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1.2 中国城市的早期形态
**新石器时代**: 聚落形态的出现,如良渚文化的水利系统和城市规划。
**夏商周**: 都城制度初步建立,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第二章: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发展
2.1 封建城市的特点
**政治中心**: 作为王权象征和行政管理单位。
**经济角色**: 商业贸易的中心,同时也是手工业和农业的重要基地。
**城墙功能**: 保护居民安全,也象征着权力的界限。
2.2 城市体系的变化
**春秋战国**: 多国并存,城市数量增加,类型多样。
**秦汉统一**: 帝国扩张,统一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城市规模扩大。
第三章:中古时期的城市化进程
3.1 中古都城的变迁
**汉唐盛世**: 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建设,展现了帝都的宏伟与繁荣。
**南北分裂**: 南方城市的迅速发展,如建康(今南京)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3.2 城市经济与商业繁荣
**隋唐运河**: 促进沿线城市的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市镇兴起**: 经济活动的分散,推动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交流。
第四章:近现代的城市转型与变革
4.1 近代城市的西化与现代化
**鸦片战争后**: 开放通商口岸,引入西方城市规划理念。
**市政改革**: 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体系,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4.2 当代城市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 城市化速度加快,形成了多个城市群和城市带。
**城乡融合**: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