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3年12月01日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由陈鹏撰写,该书深入探讨了奥斯曼帝国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和自我反思中的特殊角色。书中系统梳理了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的认知背景及文献来源,从多个角度呈现了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影响。该书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如何通过认知奥斯曼帝国来认识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我反观。该书对于理解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自我认知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引言
背景介绍:阐述了为何会选择研究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的看法,以及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研究方法:介绍了采用的历史文献分析、比较历史学等方法。
第一章:奥斯曼帝国概述
1.1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崛起因素:地理位置、军事力量、有效管理等。
扩张时期:通过军事征服扩大了帝国的疆域。
文化特点:多民族、多宗教的共存与交流。
1.2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内因分析:政治僵化、经济问题、社会矛盾等。
外因探讨:欧洲列强的侵略和外交压力。
第二章:近代中国视野下的奥斯曼帝国
2.1 初识奥斯曼
地理知识的传入:通过传教士和商人等渠道。
早期描述:文献中的奥斯曼形象多为模糊且带偏见。
2.2 近代中国的奥斯曼观发展
晚清时期:更多地关注其作为弱国的命运,进行对比思考。
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章:认知他者与自我反思
3.1 奥斯曼帝国的东方属性
文明对话:探讨奥斯曼帝国与中国在东西方交流中的地位。
影响评估:奥斯曼帝国对中国近代观念的影响。
3.2 反观自我的映射
民族主义:通过奥斯曼案例反思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情绪。
现代化道路:分析奥斯曼帝国内政外交对中国的现代化启示。
研究结论:总结了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观念的变化及其原因。
现实意义:强调通过认知他者来促进自身的反思与发展。
第四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