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汉光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4年01月01日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是毛汉光先生的不朽经典之作,深入剖析了中国600年中古时期政治的异彩纷呈。本书详细论述了门阀制度的消亡史,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与门阀盛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古政治画卷。复旦大学仇鹿鸣教授对本书推崇备至,认为它是开拓中古史研究边界的重要著作。书中卓识洞见,既揭示了中古政治的内在逻辑,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对于研究中古政治史、门阀制度以及了解这一时期社会风貌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阅读本书,将带您领略中古时期政治的风云变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背景:中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研究目的:探讨中古时期政治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外部条件,分析各种政治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1.2 研究方法与范围
研究方法:采用历史考证、比较研究等多种社会科学方法。
研究范围:主要聚焦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第二章:封建制度与士族政治
2.1 封建制度的演变
西周封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确立。
东周变革:封建制逐弱,集权趋势加强。
秦汉过渡:郡县制逐步取代封建制,但封建元素仍存。
2.2 士族阶层的兴起
士族定义: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地位的地主阶层。
士族形成:西汉中叶以后,通过儒学教育和选拔机制逐渐壮大。
士族与政治:士族成为政权的重要支柱,形成了所谓的“士族政治”。
2.3 士族政治的衰落
门阀政治:士族内部分化加剧,门阀政治导致朝廷内斗。
科举制的冲击:科举制的推行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外族政权的挑战:五胡乱华等外部因素加速了士族政治的解体。
第三章:皇权政治的巩固与发展
3.1 皇权政治的奠基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巩固皇权,重建统治秩序。
3.2 皇权政治的动荡与调整
三国分裂: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皇权各有特点。
西晋统一:短暂统一后,皇权再次面临分崩离析。
3.3 皇权政治的新纪元
隋唐盛世:三省六部制确立,皇权达到新高峰。
科举制的完善:增强了皇权的合法性,扩大了统治基础。
第四章:北朝政治与民族融合
4.1 北朝的建立与发展
北魏崛起: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
东西分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分别发展为北齐和北周。
4.2 华夷之辨与民族政策
华夷之辨:中原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均田制与府兵制: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的政策。
4.3 民族融合的深远影响
文化交融:佛教传播,音乐、服饰等方面出现混血特征。
政治整合:北周的汉化政策为隋唐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
中古政治的特点:封建制与皇权政治并存,士族与寒门的斗争,民族融合的进程。
历史教训与现实意义:中古时期的政治变迁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第五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