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兰珺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23年06月01日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由秦兰珺撰写,深入探讨了软件在当代生活中的渗透与影响。本书指出,软件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媒介,它重塑了我们的交流方式、记忆模式和想象空间。软件作为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和动力源,正如同20世纪初的电和内燃机,彻底改变了社会的运作方式。秦兰珺在书中既对软件的普遍应用提出了批判性思考,也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潜能。本书旨在唤起公众对软件影响日常生活各层面的认识,引导读者在数字时代保持独立和批判性思维,是一本关于软件文化和社会影响的重要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软件与日常生活
1.1 软件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软件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依赖软件进行沟通、工作与娱乐
1.2 软件与人的关系
软件不仅仅是工具,它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习惯
人机交互改变了人类的社交模式
第二章:软件的社会影响
2.1 数字鸿沟
指出技术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
探讨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2.2 软件与隐私权
软件收集了的大量用户信息
分析隐私泄露的风险及对策
第三章:软件的生态学
3.1 软件的生态位
软件在信息技术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功能
软件如何适应和发展于这个生态系统
3.2 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从设计开发到废弃的过程
探讨软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章:软件的批判性思考
4.1 技术决定论的质疑
对技术改变一切的盲目信仰提出质疑
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4.2 用户能动性的反思
用户在使用软件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如何增强用户的自主能力
第五章:编码作为一种文化实践
5.1 编程的语言与思维
编程语言对于思维方式的塑造
编程如何成为表达创意的一种方式
5.2 软件的艺术性
软件作为一种艺术作品的可能性
讨论软件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