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绪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22年06月01日
《生命的厚度》是政治哲学学者江绪林的遗作集,收录了其多样化的学术和文化作品,包括论文、书评、思想评论、随笔、译文及微博文字。这本书不仅展示了江绪林深厚的学术造诣,更通过其文字透露出他对生命、思想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江绪林的心灵在书中被描绘为既渴望敞开,又自我封闭,这种矛盾情感体现了其对人生复杂性的认识与体验。整体而言,《生命的厚度》不仅是对江绪林学术生涯的全面回顾,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当代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佳作,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味。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书籍主旨
生命的意义:探讨人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信仰与哲学:通过哲学分析探索生命的深层意义。
生活的态度:引导读者建立积极的生活哲学。
1.2 作者背景
哲学家身份:江绪林博士是一位研究哲学的专家。
生活实践: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对生命议题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章:生的困惑与死的恐惧
2.1 生之迷惑
存在的疑问:从哲学角度提出生命起源和存在的疑问。
意义的追求:探寻个人存在对于世界和自我认知的意义。
2.2 死之恐惧
对死亡的认知:探讨关于死亡的不同哲学观点。
超越死亡:讨论如何通过文化和信仰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第三章:自由与责任
3.1 自由意志
意志的自由:讨论自由意志的概念及其在人生决策中的作用。
决定论的挑战:面对科学决定论的挑战,分析自由意志的真实性。
3.2 道德责任
道德选择:探讨个体如何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做出道德选择。
责任的承担:分析人类行为背后的道德责任和伦理意义。
第四章:爱情与孤独
4.1 爱情的本质
爱情的多样性:分析不同类型的爱情及其哲学含义。
爱情的普遍价值:探讨爱情作为人类共同情感体验的普世价值。
4.2 孤独的意义
孤独的体验:描述孤独的情感体验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孤独与成长:讨论孤独如何成为个人成长和精神成熟的机会。
第五章:信仰与希望
5.1 宗教与信仰
宗教的意义:探讨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信仰的力量:分析信仰对个人生活信念和行为准则的指导作用。
5.2 希望的哲学
希望的本质:讨论希望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力量的本质。
希望的实践: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实现希望的途径。
第六章:结语
6.1 生命的态度
积极的生活:提倡一种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内省与成长: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成长。
6.2 书籍的影响
读者的启发:希望通过书籍激发读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生命厚度的增加: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哲学,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