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涂尔干 /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09月01日
《涂尔干文集(第三卷):道德社会学卷3·自杀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重要著作之一。在本书中,涂尔干批判了以往以个体心理学为主导的自杀解释理论,并提出了以社会事实为基础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新理论。他认为,自杀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通过对不同社会自杀率的比较研究,涂尔干揭示了社会变迁对自杀率的影响,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缺失与自杀之间的关系。本书不仅对于理解自杀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我们认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和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自杀现象概述
1.1 自杀的定义与类型
**自杀**被定义为个人主动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
自利型自杀:当个体失去生活的兴趣或意义时发生。
利他型自杀:为了群体或社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
反常型自杀:因社会混乱或个人生活的不稳定而发生。
自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形式和频率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有所不同。
利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自杀现象,揭示自杀与社会因素的联系。
比较不同社会的自杀率,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学原因。
社会干预对于预防自杀具有潜在作用。
通过教育和公共政策减少导致自杀的社会因素。
高度整合的社会倾向于降低自杀率。
社会孤立或脱节可能导致个体自杀。
社会规范和宗教信仰对自杀行为有显著影响。
对于某些行为的强烈道德谴责可能会增加这些行为的自杀风险。
当个体过分关注自我而忽视社会责任时可能发生的自杀。
高度的个性化和个人自由可能导致利己型自杀的增加。
在高度集体化和社会纪律化的环境中,个体可能因服从社会命令而自杀。
军事组织中特有的自杀行为是利他主义的例子。
社会秩序的崩溃或者个人的极度不稳定可能引发反常型自杀。
反常型自杀与绝望感以及对未来缺乏希望有关。
1.2 自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章:自杀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2.1 统计数据的重要性
2.2 防止自杀的措施
第三章:自杀的社会根源
3.1 社会整合与自杀
3.2 社会规范与自杀
第四章: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反常自杀
4.1 利己主义自杀
4.2 利他主义自杀
4.3 反常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