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08年11月01日
《从文自传》及相关文献合集,深入展现了沈从文丰富多彩的一生。本书不仅收录了沈从文的自传体文章,还囊括了他为自己创作集所写的序跋、题记等多篇珍贵文献。这些文字不仅反映了沈从文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迁,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文学追求和审美理念。通过阅读这些篇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沈从文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感受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本书也是研究沈从文及其时代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文学爱好者和学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总之,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沈从文传记和文学评论合集,值得一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我所生长的地方
1.1 我的家庭背景
军人世家:祖父为清朝将领,父亲投身行伍。
家庭教育:强调自律、勤俭与传统文化教育。
1.2 家乡的地理与人文
地理位置:湘西边城,川、黔、湘三省交界。
社会构成:多民族聚居,苗、汉、土家等民族交融。
风土人情:尚武、淳朴、信巫好鬼。
第二章:我的童年
2.1 成长的经历
初识文字:通过《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学习文化。
顽童时光:与小伙伴在自然中嬉戏,培养了观察力与想象力。
2.2 家庭与学校的影响
家中规矩:严格的家教和生活习惯培养。
学校教育:开始接触新思想,对传统教育体制产生质疑。
第三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3.1 对社会的初步认识
城乡差异: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鲜明对比。
社会底层:接触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2 自然与书本的双重教育
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培养审美情趣。
阅读体验:广泛阅读,从古典文学到新式书籍。
第四章:辛亥革命的一课
4.1 革命的旁观者
革命影响:辛亥革命对个人命运和家乡社会的冲击。
立场转变:从一个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关心国家命运的青年。
4.2 人生的第一次流亡
逃离家乡:因误会和政治动荡被迫离开。
流浪经历:在流亡中见识了更广阔的社会。
第五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5.1 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
多元学习:在不同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学习。
人生实践: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2 对文学的初步尝试
文学创作:开始写小说和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艺术探索: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