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安瓦尔∙谢克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1年01月01日
《资本主义:竞争、冲突与危机》一书由美国经济学家安瓦尔∙谢克所著,该书对正统经济学提出了挑战。正统经济学通常基于完全竞争假设,以理想化的视角探究资本主义的运作,但这种假设忽略了现实中的信息不完全、市场失灵以及行为人非理性等因素。相比之下,本书从更广泛、更现实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竞争、冲突和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此外,本书还介绍了非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提供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多维度思考,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资本主义的实质。该书对于经济学研究者、学生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1章:资本主义的定义和历史
1.1 资本主义的定义
私有财产: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私人而非国家。
市场竞争:价格机制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流通。
利润追求: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劳动分工:社会生产被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和角色。
1.2 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早期形式: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工业革命:技术的飞跃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全球化:资本跨国流动和全球市场形成。
第2章:资本和利润
2.1 资本的积累
投资与储蓄:个人和企业通过投资和储蓄来积累资本。
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促进。
2.2 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马克思视角: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
主流经济学:利润是风险承担和创新的回报。
2.3 利润率的变化趋势
长期动态:利润率可能因资本积累和竞争压力而变化。
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对利润率和利润量产生影响。
第3章:商品和货币
3.1 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
交换价值:商品在市场上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比例。
3.2 货币的功能和类型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
3.3 信用和金融市场
信用创造:银行系统通过信用扩张来影响经济活动。
金融市场:资本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交易。
第4章: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阶级与不平等
4.1 阶级的形成与作用
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
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的阶级。
管理阶级:执行管理职能的专业人员。
4.2 不平等的起源与发展
收入差距:工资、利润和租金的不平等分配。
贫富分化:资本积累和财富传递导致的长期不平等。
4.3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
集体行动: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集体行动。
制度变革:政策和社会结构变化可能影响阶级力量对比。
第5章:通货膨胀与危机
5.1 通货膨胀的性质与类型
需求拉动型通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成本推动型通胀: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物价上涨。
5.2 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信贷和市场预期的波动。
危机的处理与解决:政府干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