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弗格森 Iain Ferguson / 時報出版 / 2019年10月01日
"精神疾病製造商:资本社会如何剥夺你的快乐?"一书由伊恩‧弗格森撰写,深入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的普遍性和根源。书中指出,全球受抑郁症困扰的人口已激增至3.5亿,这背后的推手正是我们身处的资本社会。弗格森批判了资本社会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剥夺人们的快乐,导致精神痛苦的蔓延。这本书不仅为心理卫生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广大读者揭示了精神痛苦的社会成因,引导我们反思并寻求改变。在抑郁症即将成为最主要精神障碍的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资本主义的快乐悖论
1.1 快乐的追求与失落
消费主义与快乐: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的丰富并未带来普遍的幸福感提升。
快乐作为商品:快乐被商业化,成为资本追求的目标之一。
1.2 财富与幸福的脱节
伊斯特林悖论:收入增长并不总是能提高幸福感。
非物质需求的忽视:人们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中忽视了亲密关系、自我实现等非物质方面的需求。
第二章:社会结构与健康
2.1 不平等的社会与健康梯度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与较差的健康状况相关联。
资源分配不均:健康资源的分布不均加剧了社会健康不平等。
2.2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社会资本的作用:良好的社区支持网络有助于心理健康。
孤立的影响:社会的孤立和疏离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第三章: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1 诊断标准的变迁
医学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生活问题被定义为医学上的疾病。
DSM的争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历次更新引发了广泛讨论。
3.2 治疗方法的演进
药物治疗的普及:抗抑郁药物和其他心理药物的使用大幅增加。
心理治疗的兴起:认知行为疗法(CBT)、心理动力学治疗等方法逐渐被认可。
第四章:媒体与文化的影响
4.1 媒体塑造的心理健康形象
流行文化的影响:电影、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塑造了公众对心理健康的看法。
污名化的后果: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阻碍了患者的寻求帮助。
4.2 广告与营销的力量
生活方式的营销:广告和营销策略常常以牺牲人们的幸福为代价,推动不必要的消费。
第五章:走向更快乐的社会
5.1 重新定义成功
非物质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成就。
工作与生活平衡:提倡更加均衡的工作方式,尊重个人时间。
5.2 社会政策的变革
公共健康政策的改进:政府和社会应投资于公共卫生服务和支持心理健康。
教育的力量:通过教育提升人们对心理健康福祉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