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彼得·海斯勒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年01月01日
《江城》一书以作者1996年顺江而下,从重庆到涪陵的旅程为起点,展开了对这座位于长江边的小城的深度描绘。涪陵,这个因没有铁路而长期与世隔绝、贫困而公路状况极差的地方,却成为作者生活并深入了解中国内陆社会的窗口。书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涪陵的风土人情,以及他在当地的生活体验,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中国内陆城市画卷。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的写照,更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让读者通过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中国内陆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无尽生机。书中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抵达
小节1:初到涪陵
适应环境:作者描述了自己刚到涪陵时的不适应,包括语言障碍、饮食习惯等。
师生互动:初步接触到的学生和老师,以及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小节2:涪陵印象
城市面貌:描述了涪陵当时的落后景象与现代发展的矛盾。
市民生活: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市场活动。
第二章:教学与生活
小节1:教学日常
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适应中国学生的需求。
课堂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趣事。
小节2:个人生活
居住环境:讲述自己在涪陵的住宿条件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社交活动:与当地居民和其他外国教师的社交往来。
第三章:文化探索
小节1:传统节日
春节:体验并记录了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
中元节:描述了中元节的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
小节2:现代文化
流行音乐:探讨当时的流行音乐文化及其影响。
电影与文学:讨论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文学的变迁。
第四章:政治与社会
小节1:政治环境
政府影响:描述当时政府对教育、媒体等领域的控制。
中美关系:探讨中美两国的国际关系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小节2:社会现象
城乡差异:分析涪陵作为小城市与大都市之间的发展差异。
移民潮:描述当地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
第五章:离开与回望
小节1:离别之情
告别学生:讲述了与自己学生告别的感人场景。
纪念品:收集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记忆。
小节2:对涪陵的思念
回顾教学经历:对两年教学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中国印象:对中国文化和人民的深刻印象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