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彼得·海斯勒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年01月01日
《江城》一书以作者1996年顺江而下,从重庆到涪陵的旅程为起点,展开了对这座位于长江边的小城的深度描绘。涪陵,这个因没有铁路而长期与世隔绝、贫困而公路状况极差的地方,却成为作者生活并深入了解中国内陆社会的窗口。书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涪陵的风土人情,以及他在当地的生活体验,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中国内陆城市画卷。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的写照,更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让读者通过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中国内陆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无尽生机。书中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 故乡
1.1 海斯勒的重庆印象
初到重庆:描述了作者第一次到达重庆的感受,城市与农村的对比,以及重庆独特的地形和气候。
语言障碍:提到了中国方言的多样性和他与当地人交流时的语言障碍。
1.2 重庆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悠久的城市:简述了重庆作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性,包括其在抗战时期的作用。
码头文化:介绍了重庆码头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如何影响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人们性格。
第二章: 踪迹
2.1 教师生涯的开始
教学环境: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涪陵师专的教书环境和生活条件。
学生生活:观察和记录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困惑。
2.2 探索涪陵
老城区的参观:叙述了作者对涪陵老城的探访和对当地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
乡村之旅:记述了一次到附近乡村的旅行,展现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 遭遇
3.1 文化差异与适应
生活习惯:讲述了作者在适应中国式生活习惯时遇到的挑战,如厕所使用、饮食等。
价值观念:分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的冲突。
3.2 本地人的友谊
何伟的朋友圈:介绍了作者与当地朋友建立的深厚友谊,如何通过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春节体验:详细描绘了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春节,体会到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和节日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 报道中国的变革
4.1 看中国的的视角变化
最初的观察:讨论了作者初到中国时的观察视角和对中国的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
深入了解:随着时间推移,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理解逐渐深入,并开始关注更多细微的变化。
4.2 撰写中国故事
新闻报道:回顾了作者在中国期间撰写的新闻报道,以及如何处理报道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
影响与反思:结合作者的经历,探讨了这些报道可能对中国读者和作者的个人成长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