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9年03月01日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包括同名小说在内的多部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1943年至1944年间。这些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爱玲对爱情、人性、社会等主题的深刻洞察。其中,《倾城之恋》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战乱时期的爱情故事,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苍凉。整本书充满了张爱玲特有的文学魅力,既有对世俗的讽刺,也有对人性的悲悯,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同时,这些作品也展示了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独特风格,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张爱玲的粉丝,还是对于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精品。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流苏
1.1 白公馆的日常生活
家族背景:白家是一个没落的旧式大家庭,生活传统而守旧。
流苏地位:作为白家小姐,流苏虽受过教育,但婚姻并不如意,离婚后回到娘家。
1.2 流苏的个人困境
经济依赖:流苏在经济上依赖于娘家,感到自己多余。
家庭压力:娘家的冷嘲热讽和家庭琐事使流苏倍感压力。
第二章:柳原
2.1 柳原的身世与性格
海外经历:柳原在英国长大,有着西方的开放思想和不羁的生活方式。
游戏感情:他视感情为游戏,流苏是他众多猎物之一。
2.2 柳原对流苏的兴趣
吸引与征服:被流苏的传统魅力所吸引,试图用现代的方式去征服她。
真情的探索:在追求流苏的过程中,渐渐对其产生了真实的情感。
第三章:邂逅
3.1 初次相遇
舞池中的交流:在香港的一场舞会上,流苏与柳原有了初次接触。
语言的游戏:两人通过言语交锋,相互试探。
3.2 关系的发展
情感的推拉:柳原试图让流苏对自己产生依赖,流苏则在自尊与依赖间挣扎。
共同的经历:一系列的社交场合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彼此。
第四章:倾城之恋
4.1 爱情与现实的拉锯
爱情的甜蜜:流苏与柳原的关系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了顶峰。
现实的残酷:流苏意识到爱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包括经济和社会地位。
4.2 婚姻的最终妥协
婚姻的选择:面对柳原的其他选择和其他女子的介入,流苏最终选择了婚姻作为一种妥协。
倾城的意义:倾城之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时代的缩影和个人抉择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