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功义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3年09月01日
《三案始末》一书由温功义撰写,以简洁明了的十万字篇幅,深入剖析了明朝历史上备受争议、影响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件。在详细探讨这三大案件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出发,追溯至万历时期的种种纷争,为读者揭示了这些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书不仅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相,更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展现了明朝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阅读《三案始末》,读者不仅能够了解明朝历史的波澜壮阔,更能够深刻体会到历史变迁中的种种无奈与感慨。这本书是对于明史研究者和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子
1.1 背景介绍
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宦官专权,党派纷争,朝政混乱。
三案的起因: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成为晚明三大疑案。
1.2 作者观点
历史的反思:通过对三案的剖析,折射出明朝政治体制的弊端。
史料的重新审视:对传统史书关于三案的记载提出质疑,并从多角度进行考证。
第二章:梃击案
2.1 案件经过
案发时间和地点:万历四十三年,慈庆宫外。
主要人物:张差、郑贵妃、泰昌帝。
2.2 疑点分析
作案动机:郑贵妃是否真为幕后黑手?
案件处理:神宗皇帝对此案的处置态度及其影响。
2.3 关键点探讨
梃击案的真相:是否为疯人误闯?还是政治阴谋?
朝臣的反应:东林党人与非东林党人在此案中的立场。
第三章:红丸案
3.1 事件背景
朱常洛即位:泰昌帝的短暂统治与身体状况。
红丸的来源和使用:所谓“仙丹”的真实面目。
3.2 争议焦点
红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否有毒?是否导致帝崩?
责任归属:李可灼等宫中人物在此案中的角色。
3.3 关键点梳理
泰昌帝死因:红丸是否为唯一原因?
案件的处理结果: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及后续影响。
第四章:移宫案
4.1 案情概述
移宫的起因和过程:李选侍与朱由校的宫廷斗争。
关键人物:李选侍、王安、杨涟等。
4.2 案件解读
李选侍的目的:试图控制新皇帝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内外廷的应对措施:朝廷内外对此案的反应和处理策略。
4.3 关键点分析
移宫案的合法性:李选侍是否有权居住乾清宫?
朱由校的地位巩固:此案对新皇权稳固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
5.1 研究意义
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还原三案的历史真相。
对后世的启示:从明朝末年的政治事件中吸取教训,为后世政治制度发展提供参考。
5.2 展望
更多史料的研究:期待更多历史资料的发现与挖掘。
对明代历史的进一步探索:从更多角度审视和理解明代政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