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斯特凡·茨威格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年07月01日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创作于1939年至1941年间。这本书是茨威格在临终前流亡时所写,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和经历。通过茨威格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欧洲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能够深刻体会到战争和流亡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它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感人的叙述,让读者对过去的世界有了更加真实而深刻的了解,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文学和人性主题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太平盛世
1.1 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
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艺术家和作家云集。
社会气氛宽容,新旧思想交融。
1.2 成长环境对个人影响
茨威格成长在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
家庭背景使他接触多元文化,培养出开放的世界观。
第二章:大学时代
2.1 维也纳大学的教育
维也纳大学注重学术自由,学生享有广泛的思想交流空间。
茨威格学习文学和哲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和思潮。
2.2 青年时期的社交活动
茨威格积极参与文艺圈的活动,与众多艺术家和作家建立友谊。
通过社交活动,他的视野得到拓宽,人生经历更加丰富。
第三章:初涉文坛
3.1 文学创作初期的挑战
茨威格开始尝试撰写诗歌、戏剧和散文,面临创作的艰难。
他的作品中反映出对世界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3.2 文坛的承认与成就
经过不懈努力,茨威格的作品开始获得认可。
他在诗歌和戏剧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4.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变化,茨威格的生活也深受影响。
他对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和平的可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2 战后的社会与文化
欧洲的政治格局变动,文化氛围也随之改变。
茨威格努力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继续文学创作。
第五章:流亡生活
5.1 纳粹上台后的困境
纳粹政权的崛起使得茨威格这样的犹太作家处境艰难。
他决定离开奥地利,开始漫长的流亡生涯。
5.2 流亡中的文学创作
第六章:回望昨日世界
6.1 对过去时代的怀念
在书中茨威格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与感慨。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回忆向读者展示一个多元化的欧洲。
6.2 对未来的展望与警示
通过回顾过去,茨威格对未来的世界提出警示,希望人们珍惜和平与文化。
他的作品激励着后人在面对极端主义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抵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