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云翔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7年04月01日
《礼物的流动》是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的成名之作,探讨了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通过生育、婚礼、拜寿、丧礼等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作者深入揭示了人际关系、权力运作与文化习俗的交织。书中的“天上下雨地上滑,各人摔倒各人爬。亲戚朋友扶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生动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互助与互惠精神。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细腻观察,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提供了独特视角。通过礼物的流动,我们可以洞察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依赖与互动,以及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结构。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 引言
关键点
研究背景:中国农村社会的的礼物文化普遍而复杂,不同于西方的纯粹礼物交换。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礼物的流动,揭示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结构。
研究方法: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
第二章 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关键点
下岬村的地理与经济:位于中国北方的一个农业村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化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礼物的角色:礼物成为连接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和社区成员的重要媒介。
第三章 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
关键点
表达性与工具性礼物:前者强调情感交流,后者更多是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
仪式化与非仪式化礼物:仪式化礼物常与人生重大时刻相关,非仪式化则更日常。
第四章 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
关键点
村民间的礼物互惠:频繁且复杂的礼物交换构成了村庄内部紧密的社会联系。
礼物的经济意义:既是村民间经济互助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家庭经济短缺的一种补充。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关键点
核心与次级关系:亲属关系在礼物交换中占主导地位,但朋友和地缘关系也不容忽视。
关系结构的变迁:社会转型期间,传统的关系结构受到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第六章 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
关键点
互惠原则的多样性:根据关系的亲疏和礼物的性质,互惠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
人情伦理的内涵:强调了在礼物交换中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和个人道德。
第七章 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
关键点
社会主义与关系网络: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传统关系网络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礼物的现代变迁:现代社会的发展并未消除礼物文化,而是促使其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存在。